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穿成年代文男主后[女穿男 > 4050(第1页)

4050(第1页)

第41章

谢秋白可不知道指导员在腹诽自己,先拿出来了自己写的关于开办集体工厂,做农产品加工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给指导员讲了一下自己关于生产果酱和水果罐头的设想,因做果酱需要很多的白糖,他还分析了一下买白糖和自产白糖,那种方式更合理。

听说隔壁市就有制糖厂,有些农场种植甜菜,专给糖厂供货。

谢秋白没有渠道了解制糖设备的价格,以及白糖的销量到底如何,但糖在这个时代是个稀罕物,想来是不愁销路的。

而他们团场本身就肩担着开荒的重任,拥有着大量的土地,土地资源是不缺的,甜菜种植并不麻烦。

而且,他们这里有水渠,浇水灌溉都不是难题。

只需要在冬天多垦荒地,并不愁地不够用的情况。纵然荒地头一两年不适合种田,产量也低一些,可蚊子再少也是肉,多多少少好歹有个进项。

再说了,荒地只用养几年,就会成为适合种植的良田的。

所以其实他们团场自己办个制糖厂,也不是不具备可能性,主要要考虑甜菜的含糖量,以及制糖设备购置价格和销路的问题。

其实,谢秋白也想过可以做辣椒酱等酱类食品,可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农产品价格都并不贵,在这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贫穷年代,人们为了省钱,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学着去做,也不会掏钱去买。

还是果酱、罐头这种水果制品,因着水果本身难以运输、易损坏的特点,在这个物资奇缺,交通不便利的时代,会有很强的地域性,难以流通。

运输队现在运输的大部分是粮食和易于运输,或者是人们生活必需的物品,水果并不在其中。

这也就造成了水果罐头的紧俏,综合考虑下来,他们团场现在最适合量产的,也只有水果制品了。

谢秋白大概讲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指导员一开始还以为他又要搞事,没想到他说的有理有据,是切切实实从团场的利益考虑的,态度就逐渐认真了起来。

只是,他说的办集体工厂的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

不说远的,就他们附近几个市,就没有出现过集体办厂的先例。

大家思想还都停留在小农经济上,地里产的粮食交一部分公粮,有多的就继续卖给粮站,有钱了就多买几台拖拉机,多开荒地,多种粮食。

地里产的水果、水库里的鱼,每年也都是送到供销社一部分,剩余的大部分都是团场内部职工消化。

毕竟交通不便是真的,还有就是也没想过往再远的地方拓宽销路。

这或许就是谢秋白这个穿越者,和这个世界人最不一样的地方,他不擅农事,干农活也不行,但他是生长在工业社会的一代人,几乎生活中吃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商品,都是商店超市从工厂里买来的。

他天生就知道营销、知道广告,知道品牌效应。

“指导员不用担心会卖不掉,我们可以去电台做广告,这样全国人民都能知道我们的产品,只要品质过硬,根本不愁销路。”

谢秋白自进办公室后,侃侃而谈,明明他只是拿来了几张纸,和两瓶味道不错的果酱和他自制的罐头,指导员却真的相信,按照他说的思路,他们的产品真的会畅销全国。

“还是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干啊。”指导员发出感慨。

这想法太异于常人了,大部分人哪个不是想着抢到手一个招工名额,挤破头也要进工厂,成为工人,每月领几十块钱的工资,端上铁饭碗就很满足了。

他偏偏另辟蹊径,想的却是自己办工厂,提高集体收入。

跟着一起来的郑多海和罗玉成,也被震撼到了,他们俩没有想到谢秋白这么敢想,竟然想开办工厂,搞农产品批量加工,还想到打广告的方法。

开办工厂他们想不到也就罢了,可他们不是不知道收音机电台上,会有一些产品的广告。

可是,可是这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却从没有想过,他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渠道,来为自己所用。

这事情没什么稀奇的,可他们就是没有想jsg到过,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给他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指导员,这真的可行啊,只要把广告打出去,听到的人就会给咱们打电话订货的。”

郑多海激动啊,心里一个劲儿的想,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明明,明明他听过收音机上的广告,那上边真的有很多广告的啊。

如果从没有听过广播的人也就罢了,可他明明听到过,可怎么就是没有想到呢。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罗玉成,明明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愣是一直视而不见,从没发现其中的价值,这种感受就很痛苦,令人抓耳挠腮的难受。

“谢秋白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但这个情况,我会向上级领导汇报,具体行不行还要看领导的安排。”

指导员没有直接应下来,集体办厂从未有人这么干过,她需要先向上级请示汇报一下。

但她已经心动了,谢秋白说的没错,他们团场所处的地理环境,太适合自产自销了,而如果打广告真的扩大销路后,他们还可以把附近村子或者团场,作为原料供应地,这实在是个创收的好办法。

一罐水果罐头要几块钱,水果酱价格也不能比这低了,其中用的水果在他们这里根本不值钱,投入的大头就是白砂糖和玻璃瓶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