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那么喜欢国风,为什么一根筋只做旗袍呢?”
舒夏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因为喜欢啊!不喜欢话,我坐它干嘛!”
“国风,可不仅仅限于旗袍。你还可以尝试着做汉服呀。”
“汉服?”
显然,舒夏之前没有往这方面想。
余笙:“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裤。垂交带,盘鹦鹉,袅袅翠翘移玉步。美吗?”
舒夏:“美!”
余笙:“绶带盘金缕,轻裙透碧罗。美吗?”
“美!”舒夏转而又说,“我们国家有上下几千年的服饰文化,当然美!但是谁会把几千年前的东西穿在身上上大街?旗袍不一样。旗袍是近现代的产物,比较符合现在的大众审美。你就是穿着旗袍逛街,别人看见也不会觉得奇怪。”
舒夏有重重顾虑。
她现在做旗袍的销量都不如意,再去做汉服,那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总之,她认为汉服不赚钱。
余笙说:“兴许现在还没有那么多人能接受汉服作为日常服装穿在身上,但是这些人对汉服的热爱一分不少。你不也是因为热爱才做旗袍的吗。在现在的人看来,穿上汉服逛街的人是奇装异服的怪胎。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服在服装界也会成为一种流行服装。
当然啦,你的顾虑也是对的。做汉服不赚钱,这是现实。所以,不能把汉服当成日常服饰来做,要做的话只能走高定路线。就跟你做旗袍一样,为有这方面需要的客户量身定做。你要是想吸引越来越的人,最好弄几套独一无二的汉服当镇店之宝。
还有,你别忘了,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追求西方美,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东方传统的东西。就比方说,结婚,还是有很多新人喜欢东方传统婚礼。凤冠霞帔,这不就是汉服的一部分吗。”
舒夏认真倾听。
她看得出来也听得出来,余笙是真的很喜欢国风。
每当她说起相关方面的内容,神采飞扬的那股劲儿,当真是引人入胜。
余笙还在继续:“我跟我先生结婚,举办的就是中式婚礼。我的嫁衣,就是我自己做的。汉服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古装剧里的道具服装做的越来越精美,但凡追求品质的剧组,都是很舍得把钱花在这些道具上的。主角穿的古装,可能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有些经典古装,说不定还会被收藏到博物馆中。将来走出国门,也不是不可能的。”
从她的话中,舒夏仿佛看到了锦绣坊的未来。
“对啊!”舒夏双目炯炯有神,“不管是旗袍还是汉服,现在虽然还不能成为大众服装,但是可以展出啊!”
门票也是可以赚钱的嘛。
见她们二人相谈甚欢,李依萝便没忍心去打扰。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臭美了一番,直到感觉有些冷,才去拿外衣穿。
“妈!”一看到她,舒夏便挪不开眼了,“也太好看了吧!”
李依萝保持端庄,优雅的轻抚鬓角。
余笙抚掌道:“李阿姨,真美!”
在她面前,李依萝还是比较谦虚的,“人靠衣装嘛。”
“哎哟。”舒夏发现问题了。她轻轻摸着蕾丝袖上的花纹,感觉并不是很平整。“针脚是粗糙了些。看得出来,绣工还不到家。不过,瑕不掩瑜,整体还是很美观大方的。”
李依萝比她最早发现这些问题。
毕竟衣服在她身上穿着。
“已经足够好啦。”
余笙说:“阿姨要是喜欢的话,可以让舒夏姐照着这款再做一版就是了。舒夏姐手底下绣娘的绣工,自然是比我和我大嫂的要好。”
舒夏忽然问:“余笙,这算是高定款的吗?”
余笙笑着否认,“差远啦。高定服装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真正的高定款,一套价值一套房。我就拿戏服给你举例子吧。像很多戏剧艺术大家,对戏服的要求非常之高,有时候他们在台上表演穿的戏服,那价格不说出来恐怕你都想象不到。我做的这件顶多算是中高档吧。”
舒夏感觉自己的知识面又被拓宽了一些。
她真恨自己没有早点认识余笙。
“当初我要是能想到你说的那些方面去,估计也不会穷到被我爸妈他们看遍!”
李依萝穿上大衣,“谁看扁你啦。你只是把做旗袍当成是一种热爱,但是你并没有把自己热爱的这些东西变成生意。当你哪天真的学会做生意了,那赚钱的门道多的是。你啊你啊,说白了,就是没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