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一愣,随即只能让一家人出去接圣旨。
众人到了前院之后就,果然见到两个太监,手捧木盒,等沈家人到齐之后,其中一个太监从木盒中取出圣旨,高声唱道。
“制曰。”
“原翰林院侍读学士沈毅,于东南剿倭,督办市舶司有功,着晋中顺大夫……”
“调兵部武选司郎中。”
“年后赴任,钦此!”
第七百一十七章说来就来
中顺大夫,是正四品的文散官,也就是所谓的三秩官。
有官无职。
简单来说,就是享受四品官待遇,但是却没有实际上的职位。
但是应该可以多领一份俸禄。
不过这都不怎么要紧。
比较要紧的是后面一句话。
武选司郎中!
何谓武选?顾名思义,选拔武官。
乃是兵部四司之中权柄最重的一个单位。
这个武选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称为“兵部司”,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而沈毅,虽然原先也是兵部郎中,但是只有其名,没有实职,简单来说就是表面上好听一些,至于里子……
基本上没有里子可言。
而现在,一跃成为了兵部武选司的郎中!
这种职务上的巨大提升,远胜沈毅先前的所有提升。
不得不说的是,皇帝这个人,还是说话算话的,而且颇为大方,哪怕沈毅之前跟他有了一些“争执”,该给沈毅的东西他并没有吝啬不给,竟真给沈毅弄了个实权的郎中职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沈毅身上一直挂着的翰林院职位,到这里总算是没了。
从今天开始,沈毅就不是翰林院的人了。
不过这对沈毅影响不大。
虽然非翰林不拜相的说法,但这个说法一般是在翰林院待过就行,不是说要一直待在翰林院。
沈毅即便脱离翰林院去了兵部,他也是个翰林官,这是谁都没有办法否认的事情。
圣旨很快念完,沈老爷带着一家人叩首谢恩,宣旨的小太监微微弯着腰,两只手把圣旨捧在沈毅面前,笑着说道:“恭喜沈老爷,贺喜沈老爷。”
另外一个太监也低着头,笑着说道:“从今日起,沈郎中就是兵部的四老爷了。”
兵部武选司是兵部第一司,因此就顺位而言,现在只有兵部的尚书以及两个侍郎能排在沈毅前面,因此他这个“四老爷”的身份,货真价值。
不过“四老爷”并不等于兵部的四把手,毕竟兵部最少还有另外三个郎中,在理论上跟他平起平坐,沈毅无权指挥他们,更无权指挥其他三司的事务。
不过从太监这个“四老爷”的称呼来看,足见武选司这个衙门在兵部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