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
“胡惟庸身负皇恩,却不思修身,反而内外都犯罪,祸害留千年,实在是罪不容诛,我等毫无异议!”
“如此之人,无父无君。”
“如此之贼,无法无天。”
“如此之党,不灭不成!”
面对朱元璋那看似暗示自己等人附和,却又不在意任何人反对,照旧执行下去的动作和表情,百官哪里还敢说二话?
这时候,不管是李善长这个淮西派一把手,还是刘伯温这个浙东党一把手,以及两家各自党羽,亲信。
除了赞同,还是赞同,几乎不敢拿出两宋时期那些越位文人怒怼皇帝的任性。
反而不自觉沦为皇权之下的走狗。
对也得喊对,错也得说对!
这一刻,朱元璋同样看出众人的心情和主动或者被迫臣服。
心中满意之极。
在他想来,当年那么厉害的两宋,之所以被辽国,金国,蒙古,相继羞辱,就是两个原因。
外,打不过,或者信不过打得过的人。
内,用不起,即是用谁人都是迂腐的。
正是考虑到皇权旁落,文臣当政的风险,所以,经过昨天晚上和太子朱标彻夜畅谈之后,朱元璋决定今日一言胜万句!
“众卿还是懂咱的苦心的嘛。”
“百官还是明白过去的教训嘛。”
“既然如此,咱不必废话,这就宣布!”
“自今日起,废除胡惟庸左丞相的职务,并抄家灭族胡党众人,但是,绝不牵扯右丞相李善长,或者其他任何人。”
“除此之外,咱的眼里,这丞相之位既高高在上,阻隔帝王和百官交流,更可能阻碍民间声音通道,与其留下,不如换了。”
“从此,不再设立丞相的职务,原来的诸位爱卿,也将按照新的官职就位,望诸位体察咱的良苦用心,不要再以身试法。”
“至于日后谁人承担类似丞相的身份,暂时不提,等北伐完了,再做计较。”
朱元璋看似最普通的语气,却是将延续千百年的丞相,几句话,就给彻底废了。
不出所料。
下一秒,不少胡惟庸的亲戚朋友开始反对,而某些大儒也再次拿出圣人之言,恳求朱元璋三思。
“陛下,万万不可啊,丞相丞相,乃是一国之相,起于三代,传承秦汉,早已成了定例,如此仓促废了,恐怕天下人心不服!”
“哈哈哈!”
“到底是天下人心不服,还是尔等迂腐大儒不服啊?有话说个清楚嘛,咱向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朱元璋可不会给这几个迂腐大儒半点的机会,一句话,就戳破他们那点小心思,让他们赶紧闭嘴。
但由于丞相利益关系太大,反对之人何止大儒,顷刻间,就有其他大臣纷纷提出意见。
希望朱元璋重新考虑,或者数年后再废!
“陛下,臣等并非质疑陛下的英明神武,只是丞相上关帝王下系百官,一旦废了,必然加重帝王辛苦,再者百姓不明事理,难免多想啊。”
“果真如此吗?”
“真是天下百姓不明事理,会多想,还是你等听不懂咱的话,故意扰乱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