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笑着点点头,算是肯定了他的做法。
说了是假设,那一切都是假设,这里头不牵扯到一家国有企业想要破产清算是多么的困难,也不牵扯到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单纯地从管理中如何切掉毒瘤这一个点来探讨的。
在坐的,都是青岛周边一些公司企业的老板、高管。
在对员工的管理中,多少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一样米养百样人,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手下的员工都是一条心,而且,越大的企业这种情况也就越严重。
相对国企,他们这种私企的情况能好一些,毕竟碰见害群之马直接除之而后快就行。
可不得不说,杨瑞的这种做法,在针对那种尾大不掉的情况时,是可行的。
“啪啪啪”
不知是谁带的头,阶梯教室里掌声渐起……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杨瑞冲四周欠欠身而后坐下。
“哥,牛逼啊!”
“牛逼什么,胡乱一说。”
“我刚才说的事儿怎么样?来吧。机会难得啊。”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荆超的热情让杨瑞有些拿不准了,一般新的写字楼、工业园之类的商圈开始招商的时候,政策都是异常优惠的。
因为谁也拿不准这里到底能不能火。
若是火了,以后的租金自然水涨船高。若是没火……商户不能说没什么损失,至少损失不会很大。
而且崂山区是目前青岛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相对于最早的经济中心市南区,崂山区的崛起速度要远快于市南。
这样看起来,去荆伟民的那个项目入驻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杨瑞还是有些犹豫,就是因为这货太热情了。
自己想要个职场,他就蹦出来说他能解决?
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是件好事儿,但这……也太巧了吧,总感觉这货是早有准备的。
想到这里,杨瑞沉吟片刻道:“我……再考虑考虑。”
“得嘞,杨哥,你这边先想着,反正今天回去我就跟我爸说,给你留个地方。”
听他这么说,杨瑞有些想笑,你说一个刚开的工业园区,能有多快的招商速度?瞧这货说的好像很抢手一样。
“那我谢谢你了,对了,你爸那是个什么工业园?”
“工业园在红岛,配合市府的蓝色硅谷计划,我说的崂山那个不是工业园,是我爸另外一个配套项目,在深圳路边上的写字楼。叫啥来着……”
听到“蓝色硅谷”这个名头,杨瑞心里顿时一动,这可是青岛年度重点工程之一啊。怪不得当初荆伟民那么叼,敢情他介入的是那个项目。
当然,杨瑞知道他肯定只是之一,毕竟那个工程太大了,一个人绝对吃不下。不过,说起深圳路的写字楼,杨瑞多少也有些印象,早在四月他刚刚开始跑滴滴的时候,偶尔路过深圳路就看到有已经封顶开始外墙装修的在建写字楼了,难不成就那栋吗?
照这么说起来,荆伟民来青岛的日子……并不短了。
荆超说他不学无术吧,也不尽然,他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可说他有些能力吧,一些富二代的坏毛病这货一样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