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天幕是哪个幕 > 第94章 背叛了天下(第2页)

第94章 背叛了天下(第2页)

我们之前说过,李隆基晚年多疑,好擅杀大臣。

于是他接连派人去催哥舒翰。

哥舒翰被逼迫的没办法了,为什么朝野都知道,就连叛军都知道守军不宜出战,为何陛下不知啊?

六月四日,哥舒翰大哭着打开潼关,领着二十万弱军迎敌,大败被俘。

他本来想像高仙芝一样,宁愿死以铭志。

但是他手下的将领们怕被李隆基清算,毕竟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例子在前。

于是他们抓住了准备收整残军再战的哥舒翰,以献叛军投敌,而后被安庆绪在洛阳杀害。

哥舒翰战败投敌的消息传回了长安后,朝野震惊。】

“常言道:将在外而军令有所不受。这个唐玄宗居然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人家当将军的不比你更懂战阵之事?

嬴政心中冷笑,十分不屑。

朕的魄力才是千古无双,六十万秦军,说给王翦就给王翦,还全权所授,完全不带干预的。

虽然说当时心里也有点慌吧,有点怕王翦回头,有点怕六十万大军如李信一样丧灭

但是,你就说,朕有没有给吧!

理直气壮的嬴政霸气道:“如此大将,着实可惜,若为我大秦之将,结局绝非如此啊!”

“长安禁军荒废至此,还指望人家能打赢边军吗?”

李世民现在真怀疑李隆基是不是被人夺舍了,这后期完全就和前期不像是一个人。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六月。

被逼出战的哥舒翰、被冤杀的高仙芝和封常清、被猜忌的李嗣业、李光弼

大唐的名将一个个陨落,留给长安朝廷的时间不多了。

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足十分之一二,一个个早就要么暗投降表,要么带着家属逃离长安。

而玄宗自安史之乱后一步步的骚操作,不但葬送了最好的平叛时机和十几万大军,还让朝野上下都看清了这位如今已经外强中干的帝王。

威信扫地的李隆基在这一天办了一件大事,他登临了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征讨安禄山。

但是人们都不相信。

随着李隆基一道道战前诏令的下发,人们开始觉得貌似皇帝重拾了年轻时的风采,这次亲征好像是真的。

然而,十三日凌晨,天刚蒙蒙发亮,李隆基便带着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只管自己逃难。

当还在忠心国家坚持入朝的百官们,走过整齐的仪仗队卫士拱卫的宫门后。

只看见乱哄哄的宫人在四处出逃,他们的天塌了。

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找不到他们的陛下。

长安的百姓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信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