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说到了罗马帝国,那就不得不提大汉与罗马之间的惺惺相惜了。
大约公元前两百年的时候,也就是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地处中东的大夏国(后被大月氏取代)在集市上出现了一种来自东方的布料。
此布料洁白柔韧,耐水湿,汗渍不败,对于气候炎热的大夏来说是绝佳的夏衣布料,一时间备受追捧。
等到了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9年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跋涉至此,看到这玩意儿倍感眼熟,这不是我大汉产的賨布(秦汉时期巴蜀人交税用的麻布,蜀锦的前者)吗?怎么跑这儿来了?】
好吧,刘邦现在知道东汉西汉的区别了,原来乃公建的大汉是西汉,看来在乃公之后,大汉出了些变故,才会有这东西两汉之称吧。
不过,刘邦又心里舒坦了一口气,因为从刚刚天幕上的版图来讲东汉的疆域仍包含着他所熟知的地方,没有被分裂就是最好的了。
汉武帝时期
桑弘羊看到天幕上说西域气候炎热,那里的人特别喜欢穿大汉的衣服,小眼睛里立马就冒出来了精光。
“陛下,这个西域可是一个大财路啊!”
刘彻自然也是知道的,他看到天幕上提到了张骞的名字,这位自己潜邸时的伴读,如今已经出使西域十一年了,至今仍未有消息。
刘彻甚至早就以为他已经不在了。
没想到在天幕上再次看到了张骞,而且天幕说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这说明张骞仍还活着,可能在西域遇到了什么阻拦,这才久久不能和大汉取得联系。
阻拦?刘彻能想到只有匈奴人了,一想到匈奴不仅威胁大汉的边境安全,还阻挡了大汉的财路,心中仿佛又燃起了一阵怒火。
【由此蜀身毒道这条财富之路进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视野,为了让这条商路由官方控制,武帝由此与西南夷等部落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但正所谓钱帛动人心,即使武帝大军在当地斩首数十万,夷人头领也依然拼死抵抗誓要把控商道所有权。
直至公元69年哀牢人举族归降东汉,这条起蜀中、过缅甸、经印度、至大夏的商道才彻底打通。
但好景并不长,汉末诸侯并起战乱频发,西南夷人也趁机重新夺取了蜀身毒道的控制权。
而后来诸葛亮兵出南中,平的也不仅仅是南中大姓之乱,更是为了平蜀身毒道之乱。】
“财帛动人心嘛”刘彻咀嚼着这句话,没想到自己后来真的选择了发兵西南,掌控丝绸之路,只是当地人的抵抗有些顽强啊。
【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史书上还记载了一件值得一说的事:孙权黄武五年,有大秦贾人字秦论来到交趾,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方土谣俗,论具以事对。
古罗马对于丝绸的热爱不用多说,现存壁画中的女性就经常穿丝绸。甚至因为太过流行还招致元老院保守派干涉,明文禁止男性穿丝绸衣物。
保守派其中的支持者,作家老林普尼曾感叹:从汉帝国到罗马,丝绸的价格翻了一百多倍!并认为罗马每年有一半的铸币都因为购买丝绸而流出,高达一亿塞斯特斯!
塞斯特斯是古罗马的小银币,100塞斯特斯小银币合25第纳里斯大银币,合1奥里斯金币。这还仅仅是货币的流出,罗马人为了购买丝绸还会用玻璃、珊瑚、黄玉、精油等特产进行交换。
古罗马不愧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一己之力养活了这条商路上的众多国家。
也可以说,来自大汉的丝绸榨取了沿路各国贵族的钱包。
我们也知道,后来的华夏在丝绸之路不断向欧洲贩卖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哪怕是晚清时期,欧洲人为了打开华夏的市场,获得更多的瓷器、茶叶等,发起了多次侵华战争。
要知道,来自华夏的商品,在欧洲那可是贵族阶级的心头好,甚至法兰西宫廷、布路斯宫廷、拜占庭宫廷等诸多皇帝皇后御用的名头加持下,这些商品更是供不应求。
在公元十六世纪,来自荷兰的商人甚至能将一船来自华夏的普通瓷器、茶叶等拍出五百倍的的利益。
也只能说,当时的欧洲人却是没见过华夏最集大国工匠、文化底蕴之合的官窑与顶级名茶这些好货,部分华夏的海商当时也是十分的’有良心‘,卖给欧洲人的多是市井买到的陶瓷、碎茶,却转手几倍差价赚的盆满钵满。】
“百倍的利益?!”刘彻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这些在国内虽然也是奢侈品的丝绸居然卖到了国外能这么暴利。
“不行,匈奴是必须要打的,西南夷的商路也是要控制的,我大汉怎能错过如此机遇!”
感谢天幕,让他少走了几年弯路。
大唐
“这些商人还真是无商不奸啊!”李世民哭笑不得,这群商人居然以次充好,来诓骗那些来华购买丝绸、瓷器的欧洲人。
杜如晦却郑重的道,“陛下,这虽然是个乐子,但同时也损害了我大唐的名声。臣的意思是,朝廷应该组建官方的商队,以前朝廷不知尚好,但既然知晓了大唐商品的稀缺性,就更应该保护好这条商路,同时在沿途设立关卡,派遣士卒驻扎保护来往商队安全,而士卒的军饷俸禄等皆可由关税来补,甚至还能有很多的富裕补充国库。”
聪明如杜克明者,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丝绸之路的暴利,如此来往充斥着巨额利益的商路朝廷怎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而不心动呢?
孔颖达出列道:“杜相,常言道:不与民争利,朝廷此举收取设卡收取关税,是否太过于势利?”
“哦?孔学士,我大唐沿路保护他们,不使商队遭受劫持而损失。且不说,唐以农为本,商人不事农耕,为何不能缴税为国贡献?只榨取帝国的利益而不反哺帝国?岂不是叛国也?”
孔颖达被怼的哑口无言。
李世民安抚好孔颖达后,令杜如晦领尚书省将这个事也要拿出个章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