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融入农耕文化,把原住民列为低等人歧视剥削,可想而知,矛盾必然激化,造反起义随之而来。
大乱之时,有志向的人看准时机,扯起反X复X的旗帜,开始‘建功立业,征战天下’。
于是新的本土政权出现了。
秦汉、隋唐、两宋、明。
这些农耕政权与游牧政权交替出现,农耕政权时期也是文化的大发展时期。
农耕政权经过兴、盛、衰,到最后因土地兼并、阶级分化、贪腐弄权等种种内部问题虚弱时。
游牧民族的侵袭和攻占便又出现了。
就像割韭菜似的,见到菜园长势茂盛,进去一顿抢劫收割,菜糟践得差不多了,不想收拾打理,不会种植培育,拍拍屁股便走了。
之后时不时来骚扰一番,看菜长出来没,能不能再割点。
生长与破坏,创造与毁灭,循环往复。
在男权执掌社会秩序的几千年里,
民众要么处于战乱中,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要么被皇权压迫剥削,饥寒愁苦、命如草芥。
尊卑等级越来越分明,
从先秦时期君臣互相行礼,到清末臣子跪着听训。
科学文化发展受阻,一度陷入停滞,
人人学儒崇权,禁锢思想,排斥异端,发明创造被压制。
即使这样不堪,有些男性还洋洋自得,大言不惭地宣称,五千年的文明,可都是他们男人创造的呢。
男权对女性的压迫就更残忍无道了。
他们贬低女性的地位,限制女性的行动,迫害女性的身体,控制女性的思想。
将女性彻彻底底物化、仆化。
男权和皇权为稳固地位,为让女性从母系掌权的主位上下来,为让女性甘愿被仆役,他们捏造了一系列谎言。
他们篡改了三皇的性别,将这些在文明最初做出巨大贡献的部落女领袖们改成了男性。
燧人氏,钻木取火。
取火是为了烤熟食物,取暖避寒,而制作食物、收拾住处明显倾向于,留在家里的那部分女性的职责。
《韩非子》有云:
“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伏羲,作八卦,创礼乐。
当时礼乐主要用于祭祀,向天地神灵表达敬畏感激,祈祷繁衍丰收,所以早期无论歌、舞、乐、诗等基本都是大祭司创造的。
伏羲是大祭司,观天察地,所以画出了代表自然规律的八卦。
而大祭司因为女性生殖崇拜,所以是女性,称为‘巫’,直到父系社会,在周礼和诗经中也多篇提及女性主导祭祀的场景。
后世男权皇权不仅改了伏羲的性别,还对着八卦把尊卑等级、道德伦理一股脑往里塞,靠臆想一顿胡诌,把自己打造成受命于天的‘天子’。
并打击抹黑巫文化,垄断与天地沟通的权力,只有皇帝能接受并传达天意,其他人一律是装神弄鬼。
自此,皇权与神权合一。
原本主导祭祀、掌握神权的女性失去祭司这一重要社会职位,地位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