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明末玩皇后的 > 第240章 手摇式畜力收割机(第3页)

第240章 手摇式畜力收割机(第3页)

同时北直隶农业公司方面则产生了很多佃租上盈利,都按照股份分给股东了,其中皇家银行获得的分红最多。毕竟北直隶农业公司当中,有超过三千万亩的土地原先是属于皇家农业公司的。

仅仅这三千万亩土地,就征收了1500万石小麦。

北直隶的夏粮和去年一样出现了大丰收,主要还是因为水利设施的大量完善,保障了小麦的充分生长。

其中旱涝保收工程,已经完成一大半。整个北直隶农业公司旗下的土地,已经有90%被建设成了旱涝保收的土地,剩下的10%则留在明年去做,还有一些耕地因为旱涝保收的工程的成本太高而不在建设范围之中。

剩下的就是其他农业公司的耕地,很多农业公司的耕地并没有这个项目的建设想法。毕竟这要农业公司自己掏钱。不过这些农业公司毕竟要经营,基本的水利设施他们还是要保障的。因此不遇到什么灾年,对他们影响也不大。

水利设施的全面好转,北直隶的麦地大部分都变成了水浇地。加上小麦管理技术上有农业公司的指导,也大幅度的提高了产量。以至于天启三年夏收的时候,不少土地的小麦产量突破了3石,不过大部分还是维持在了2石左右的水平。

小麦亩产只有1石的耕地是越来越少的,毕竟变成水浇地之后一般的土地都不会产量这么低。只有那些土地比较贫瘠的耕地,这些耕地现在也不种小麦了,而是该种红薯和玉米等作物。

这一年北直隶的粮食产量十分喜人,在商品粮方面北直隶算是成功实现了自给自足。唯一的问题就是棉花产量不足,大部分都要从外省进口。

这个问题是这两年一直困扰朱由校的地方,人除了吃饱之外还要穿暖。棉花这种原材料的供应目前还算稳定,河南、山东、苏北地区的这个产棉区每年能产出不少棉花,但这个棉花商业化产地过去主要是销往松江。

随着北直隶的纺织业的发展,北直隶和松江商人对棉花的争夺战使得棉花价格被拉高了将近三成。

价格提高了,使得今年河南、山东、苏北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更加庞大,倒不至于说棉花出现奇缺的状况,但棉花供应确实有点脱节。

如果辽东广袤的土地能够开发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商品粮产地,那么关内的棉花种植面积要提升上去就很容易了。

就在夏收期间,一群建奴俘虏被押送到了京师,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献虏仪式。其中就包括镶白旗旗主杜度,也正是这家伙的存在,级别有够高,朱由校才同意了这次活动的举办。

一群建奴被关押在囚车里,从城门贯穿而入。道路两旁,是闻讯前来凑热闹的百姓。看到车队的时候,人群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确实是太需要了。

辽东一败再败,让各地的野心家都蠢蠢欲动,西南土司更是频繁发动叛乱,山东也闹出了闻香教这样的幺蛾子。

明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取得大捷,不仅振奋了军民士气,同样也对各地野心家起到了十分良好的震慑效果。

朱由校亲自参加了这次献虏仪式,上千名建奴在献虏仪式之后,又被押往郊外进行枪决。

只有杜度等三十多名建奴高级将领被押往菜市口问斩。

对于杜度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了。有几个建奴高级将领在行刑前还被吓得大小便**,十分的难堪。不过其他建奴高级将领,则是一身的野蛮习性,问斩之时还在不断挣扎。

但最后,脑袋都被一刀斩下。

然而在脑袋被斩下之后,很多在场的辽民纷纷上前,向行刑的刽子手购买这些建奴高级将领的人肉。这些流落他乡的辽民,对建奴简直恨之入骨。

同时还有不少百姓用馒头去蘸倒头血,貌似能治什么病。

朱由校倒是不在行刑现场,但却听到了内臣对现场的描述,只感觉浑身毛毛的,这年头人血人肉,竟然……

忍住不去多想,这时候杨光却是跑了进来,兴高采烈的对朱由校喊道:“皇上,大喜啊!”

“什么事情啊?”朱由校淡定的问道。

“秦总兵于贵州再度传捷,两个月来斩获土司兵马近五万余人,土司叛乱基本已被平定。”杨光将捷报奏章呈给了朱由校。

“这么顺利?”朱由校不由一愣,连忙翻开奏章看了起来。他都准备做长期作战的准备了,两个南方步兵师都还没组建起来呢!(未完待续……)

PS:今天还是只有一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