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军跑去后厨。
郑国兴看见他激动得差点把大铁勺都扔了,“好兄弟!这天气你还过来给我送鱼?我果然没看错你!”
他一边说一边兴奋往外跑。
看到推车上的东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我有救了!你们可真是我的贵人呐!”
“郑老板,你说啥呢?”林琴赔笑着,眼中有些疑惑。
陈文军也是觉得莫名其妙。
郑国兴嘴巴努了努,指着店里那些客人,压低声音道:“下雨天,好几个食堂都说买不到菜,不是没做饭就是不够吃,大家都冒雨跑出来了,我从十点开始就没停的,幸好昨天下午你们送来的鱼虾还剩了一些,十一点半之前过来的客人还能吃得上。
十一点半过后我这里除了西红柿炒鸡蛋和芋头饭,地瓜粥、咸菜,啥也做不了了!就连西红柿也只剩下半箱,你们送这些东西可不正是救我一命嘛!今儿都有啥?”
林琴赶忙指着那些水桶说道:“笋壳鱼有三十八条、草鱼七条、白鲢九条、胖头四条、鲫鱼比较多,个头不大,一条估计才三四两重,还有鲤鱼也不少,石螺我摸了一大筐、河虾差不多有五十斤呢!野鸭蛋也有大半桶。
这些鱼一部分是地笼抓的,这种天气我们不敢下地笼,明天还不知道能不能有这些收获。”
郑国兴长舒了口气,咧嘴大笑,一边帮着把东西搬进去,一边说道:“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今天这些够我用了!”
他刚进入饭店大堂便扯着嗓子喊道:“新鲜的鲫鱼鲤鱼草鱼白鲢胖头笋壳石螺,都是刚到的,虾饼也能炸了,想吃啥现在可以点咯!”
郁闷的食客瞬间来了精神,几乎每桌都要了一盘石螺,还有几桌点名要笋壳鱼豆腐汤,另外几个则是要酱油水蒸鱼。
陈文军和林琴把东西全都弄到后厨,叫了个服务员过来帮忙称重记录。
等统计完,陈文军找上郑国兴,“你看看这个数这个价对不对。”
郑国兴只瞥了一眼,立马让服务员去收银台拿钱给陈文军。
见陈文军要走,郑国兴忙提醒一句,“要是抓到好东西记得先送我这里,后天我大舅子过生日,要在我这里摆三桌,需要几道硬菜,缺了啥也不能缺了鱼。”
陈文军和林琴交换一个眼神,喜上眉梢,答应得特别痛快。
两人拿了钱走出饭店,发现外头就剩下毛毛雨了,这会儿赶回去正好划船去围网。
跟他们俩一个想法的疍民不少。
等他们回到南溪,发现一堆渔船往上游走。
陈文军顾不得吃饭,也撑着竹篙跟上,尽量避开渔船多的地方。
半道上碰到陈永定家的渔船,陈文军还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周水芳看见甲板上那张渔网,羡慕地说道:“一会儿围网肯定大丰收!”
“借婶子吉言!”陈文军咧嘴一笑,越发用力撑着竹篙。
两口子找到一处水流湍急的地方,周围还没有人围渔网。
陈文军赶忙把船上几根长竹竿弄下来,穿在渔网上,拼起来。
两根竹竿触底,两侧和中间各有一根长竹竿深深扎在河里,固定渔网。
等渔网放好,陈文军把剩下几根竹竿弄到渔网前面一米左右的距离固定住。
竹竿能拦住大木头和树枝,他在附近下地笼,要是发现大的杂物卡在那边,再及时过去清理,其他小杂物就算冲进渔网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