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正英帝又提出了疑问,“那晋王是怎么和一个落榜的书生走到一块去的。”
“阴差阳错。。。阴差阳错。”苏为英也不知道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好像是秦王设计,想要把我娘给踢出圈赶去就藩,就在皇爷爷您这边进献谗言,让我娘和我爹成婚。”
“于是皇爷爷您就把我娘赶去山西就藩了,毕竟您这边有个规矩,就是有丈夫的人,就没资格参与夺嫡。”苏为英指出道。
然而,这却是一个版本陷阱。
有丈夫没有资格参与夺嫡,但是有孩子,还是一个男孩,就有很大的概率隔代传位,从而达成夺嫡路线的成功。
“原来如此。”正英帝恍然大悟,“那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一时期,我娘和我爹是在山西这边定居下来。”苏为英颇为自豪地说道:“由于我爹的为人,就藩山西以后,一直推行亲民、爱民、怜民的养民政策,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敬爱我们一家子。”
正英帝嗤笑一番,“这不可能吧,晋王能吃得了这种苦日子的痛?”
“是吃不了这样的苦日子,但是对百姓好,又让自己过上还算可以的生活并不难。”苏为英摇了摇头道:“在我爹的劝说下,我娘这才免去了在山西修建宫殿的想法,拿这笔银子过日子不是很简单吗?至少吃饭是不愁的。”
“也正是在山西这块儿长期积攒的民心,在中央政府实行削藩的政策,要将屠刀落到我们一家的头上时,整个山西的老百姓们是义愤填膺的。”
“而在我们决定奉天靖难,清君侧地反抗朝廷时,可谓是一呼百应,山西各地的总兵、守备纷纷归顺。”
“见到我们势大,中央朝廷不得不提前出兵来剿灭我们日益壮大的势力。”苏为英继续说道:“那个时候,我们几乎是藩王势力里面最大的一支,其它藩王死的死、伤的伤、被软禁的被软禁。”
“当时掌管中央朝廷的人应该是长孙明吧?”正英帝思考了一番道:“见你们势大,集合全国兵力攻打山西平叛,反应已经是极快了。”
“他们集结兵力最猛的一波,朕感觉你们挡不住啊。”正英帝犹豫了一下道。
“确实挡不住!”苏为英没有否认,但是他语气认真地说道:“可惜。。。得民心者得天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长孙明操控秦王继位以来,他是世家出身,而不是真正的皇帝,他推行的政策,为了拉拢世家出身的大族,都是利好士族却损害百姓利益的。”苏为英开口说道:“皇爷爷,你要清楚,你想要获得什么,就得付出什么,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那种取之不尽的东西。”
“这些利不是平白出来的,长孙明想要利,就只能掠夺其它人的东西。”
“百姓就是士族世家所压迫的基层,而长孙明作为最大的世家,凌驾在皇权之上的权臣则压榨着中间的统治阶级,也就是士族世家。”
“很多百姓的日子在长孙明的压榨之下,都过不下去了。”
“而山西有我们在,所以当地的百姓日子还算不错。”
“当时中央朝廷打来,路上的百姓,没有一户是不给我们提前通风报信的。”苏为英说到这里的时候,越来越骄傲,越来越自豪。
这是被人民信任,这是人心所在的表现。
“几乎整个朝廷军的动向,我们都了如指掌。”苏为英又指出了当时晋王军的不足,“但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兵力不足。”
“皇爷爷,吴家主要的势力,都被你给分到了西南的边军方向。”
“你这一手。。。是避免吴家做大,从而影响到皇权,形成协助我娘进行造反的势力。”
“而山西距离西南所在的位置,跨越了大半个王朝。”
“吴明想要最快时间支援到我母上,所要的时间太久太久了,我们根本等不到那个时候。”苏为英又道:“这个时候,真的是砥砺前进的最艰难时刻。”
“我父亲他亲临战场,穿着的是一身破烂的铠甲,战事紧急的时候,他就连束发都来不及,我最常看到的是满身血污却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他。”
“而就算是最缺粮的时候,父亲都没有抢过百姓一粒米,后面山西的百姓们自发捐助粮食给我们的军队时,我的父亲看着一担担,一包包送来的粮食。。。老泪纵横,那个时候,已经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老百姓们对咱们还是不离不弃。”
“那会儿面对朝廷军的不断征伐,我们其实已经是有些撑不住了,但是,留给我们的选择也没有其他,只能是在这里硬顶着。”
“退后一步,就是死。”
“这些百姓捐赠的粮食非常关键,为了感谢这些百姓,我父亲面对三军将士,向这些长途跋涉来到军营捐粮的百姓们下跪致谢。”
“后续的作战中,又有多地将士的造反、归顺,吴明的川军支援,我们才迎来了反攻的号角。”
苏为英的语气跌宕起伏,所说出来的话也很有代入感,正英帝的眼中已经慢慢浮现了一个个画面。
如果代入到晋王一家子的视角中,正英帝都忍不住紧张起来了。
“说句实话,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那是一个奇迹,即便是再来一次,也很难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