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就失眠了。
明明很困,但是不想睡。
浅间在沙发上辗转反侧。
不死川在日比谷公园凉亭说的每一句话,都像跑马一样,在脑袋里绕着圈。
微妙的距离感,无法反驳的角度,直击心底的语言
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
仿佛老朋友在谈心一样的氛围,让他被动地听完了她的告白。
所以,和不死川理世约定做一生的朋友么?
他清楚,不死川所说的朋友,并不是普通朋友。
她和二见、间岛、波奇她们不一样,不死川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
他不想做[朋友准备跳崖,因为这位朋友知道悬崖下面有顶级奇遇,你却偏偏不知好歹地拽住他不让他跳,还觉得自己是在救他]这种人。
他极度讨厌[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避免自我感动]这句话,但是,他也一直用这句话告戒自己。
他固然有和优秀之人结交的愿望,但他从未想成为那些主角的锁链。
哪怕是那些优秀的儿子们,他也并不期待对他们耳提面命、颐指气使。
彼此欣赏、尊重、理解;相处时彼此独立,保持真我状态;不要强行要求和期待,不用刻意迎合;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以及度过难关。
这样的朋友,就够了。
可惜,自己在理解这个层面,做的太少。
但他并没有意愿,去试着更了解这些女孩。
因为他能像一个赌石的老手一样断言——越了解她们的人,只会越喜欢她们。
头开始疼起来。
被f桑整到精神衰弱了吗?
浅间的右耳戴上耳机,听起了古尔德的81年哼唱版的《哥德堡变奏曲》。
如果说浅间静水这辈子最爱哪一首歌,无疑,只会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只会是那个喜欢给牛哼歌的,佝偻着身子演奏的,突破秩序实现主体性放大的古尔德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
1个主题,30个变奏,卡农、风俗曲、阿拉贝斯克三者不断循环的变奏小单元,第15变奏曲将整个作品一刀切的法国序曲,最后一个收尾,以第一个主题(咏叹调)的复现结束。如同强迫症般的对称,让长达一个小时的音乐,变得无比紧凑,给人一种无限而神圣的秩序感。
第25变奏曲,黑色珍珠的悲伤底色,又赋予这首曲子以感性的叙事与人性的光辉,值得一提的是,喜欢肖邦夜曲的人,对于哥德堡变奏曲第25个变奏段落,将毫无抵抗力。
古尔德的演绎,更让这首贯彻着对位法,极具理性主义的音乐,变成了歌颂人的作品。
听一次《哥德堡变奏曲》,仿佛走过一段人生。
【它快要被我们遗忘,但若没有它,一切都不会存在。】
这首音乐的主题(咏叹调),它给人的感觉,正是向往影之实力者的浅间静水,想要成为的东西。
渴望创造,亦渴望被遗忘。
这是二世为人的他,给自己赋予的抽象的命运。
但他仍要具体的活着,接触具体的人,解决具体的问题。
耳机中的人生,过了2遍,左耳旁响起动静声。
波奇这家伙,已经到了起夜的年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