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太监能有什么坏心思 > 7 章(第1页)

7 章(第1页)

外肾的风气,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许多城市的烧烤摊、火锅店,人们总能遇见因为期待「壮阳」,而吃红腰(羊肾)白腰(羊睾)的男人,就着洒满孜然的烤韭菜,喝下二斤啤酒,迎接又一个失眠到头秃的夜晚。

太监们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却失去了一部分快乐。为了找回这份快乐,他们把能做的都做了,能吃的都吃了,然而总是事与愿违。

宫墙内外,巨大的空虚感时刻笼罩着忙忙碌碌的太监。他们的喜和悲都曾在禁城之中鲜明地存在着,却很难被外人知晓。外人知晓的,只是最猎奇的那部分。为什么「太监里面好人少」?

「太监里面好人少,宫女大多心硬。」这是《宫女谈往录》里中的原话。

大概是因为太监的日常生活太压抑、太绝望了。

自古以来,当太监的,除了战俘、罪人,剩下的多数都是些家里穷得叮当响、一文钱掰成八瓣花的落魄子弟。

净身手术的要价太高,而自宫的死亡率又太高,珍爱生命的人们,不得不和净身处签订贷款合同,等入职以后慢慢还。

被阉者只要是决定卖身了,就要和净身处签订各种卖身的契约。

一种是免责条款,大体意思是,动手术这件事可是你自愿的,出了问题不关净身处的事,全怨你自己。

一种就是前头说的那种贷款合同。大体内容为,你某某某,主动选择当太监,找我净身处为你进行阉割。整体费用,包括报名费、手术费、营养费、护理费,统共需要多少钱(百八十两银子)。从借出当天就开始计费,等于你欠了我们多少钱,月息是多少,不足一月的按一月算,怎么样滚利息,什么时候还清。

这可要了小太监的血命了。清末的太监任福田和迟焕卿回忆说:「孩子进了宫,听凭毕、刘两家从应领的『月份』里扣钱。」「如果进宫后混得不怎么好,这笔债十几年还还不清呢!」

小太监的「净身贷」,每月要扣多少钱呢?

大约是工资的一半。

这里有个很有趣经济现象,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工种,那就是:在京城打工的底层外乡人,每月必须缴纳的份子钱,正好是其工资的一半。比方说,北京工资的中位数是6900元,那么普通打工人,就需要拿出3000元左右奉献出来。

小太监也是一样的,身为打工人,便有打工魂,绝不可能有什么豁免。在清朝,最低级的所谓三级太监,月钱是二两白银+一斗白米+公费制钱600文。他们至少需要拿出一两白银来还贷,剩下的那点,必须要继续积攒,只留下一丁点钱维持温饱。

净身处不会把小太监的工钱全拿走,因为他们要的是持续的还款,而还款需要工作,工作需要吃喝。你把人逼死了,钱就没法还了。因此,要让小太监的生活,维持一个最底线的平衡点上。

小太监要是混不好,任谁也瞧不起他,不仅要遭受师傅的打骂虐待,还要遭受同事们的白眼。都说太监六根清净,其实一点都不清净。

当了太监以后,人不能回家,除非是有旨,或是老了,抑或是得了大病,才许出宫活动,平时若不出差(出差必须有敬事房发的腰牌和执照),一般都待在宫里,有时候要待到干不动了。

唯有混成大太监,一步一步往上去,得到主子的赏识,才有可能摆脱一辈子受人压迫、受人欺负的厄运。

那就要好好干了!

许多人认为,作为大内的服务员,初入职场的小太监,是要经受一番严格的训练的。可实际上,宫里没有培训班。培训通常是在宫外等候的日子里进行的,但也只是一些简单的训练,主要学习的是「怎样跪,怎样磕头,怎样回话」。

清朝,新入宫的太监,要从午门旁边的小门进入,一路低着头,走到养心殿,跪着听候领导的挑选。负责挑选的人,一般是皇后。皇后是后宫之主,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后宫的大小事务,皇帝是不操心的。光绪年的时候,挑选太监的就是西太后了,就是慈禧。

她按照内务府提供的花名册,点名问几句话。被点到名字的,如果回答能让她满意,就留在她或皇帝身边,其余人则按需分配到各个地方。实在分不出去的,就分到外头的王府里去,因为王爷也有妃嫔,也需要太监,只是需求量小很多而已。

按照太监工作的场所不同,有御前太监、殿上太监、宫内太监和宫外太监的区别。御前的是最好的,也是最提心吊胆的;宫外的自由;宫内的要看地方,如果是个偏僻、辛苦的去处,可真就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刚入宫的小太监,目标可能不太明确,毕竟年纪很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宫内氛围的影响,往后就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目标。

他们会明白,依照等级的不同,管事太监有总管、副总管,首领,副首领之分,其余均为一般太监。

啥都不是的小太监,当然是一般太监中最底层的那个。因为一般太监也有二般情况,分长辈和晚辈,师傅和徒弟。新人初入职场,什么都不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