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穿到民国做裁缝by西枫全文阅读 > 1穿越(第1页)

1穿越(第1页)

“邱文信生长于苏州,原籍则是绍兴。”

“上世纪初那会儿,在苏沪一带,很多做旧书生意的都是从绍兴来的,邱文信的父亲最初就是从绍兴过来的一个书贩……”

在苏州,饶是四月初的春日,太阳西垂时,仍能感受到晚冬的寒凉逗留。

尤其在这名人旧居的大厅内,门轩大敞,陈设空荡,风从四面八方来,吹得前来参观的游客们都捂紧了衣袖与领口。

年轻的讲解员穿着加长款的黑色风衣,额角的头发被风掀起,语速仍是不紧不慢,从容地对游客们讲述着已烂熟于心的内容。

“据邱文信的回忆录记述,他的幼年时期,家里非常贫穷,直到八岁那年,父亲在护龙街盘下一家店开了国学书斋,家里的经济情况才逐渐好转。

“之后没过两年呢,他们就搬到了西中市的这座建筑里来,就是我们现在所参观的这个故居。

“当年的西中市大街,是苏州城最繁华的地方,可见到了学龄期的邱文信,家境已经是比较富裕的了。

“来,大家跟着我往前……”

纪轻舟在门口保安处寄存了行李箱,步入大堂时,正好赶上讲解队伍的尾巴。

他走马观花地绕着这“国学书斋”的旧址快速转了一遍,便追上前面游客的步伐,进入了后宅的正厅。

今日非周末节假,游人不多,每天下午整点场的免费讲解,到四点已是最后一场。

纪轻舟是五分钟前才下的出租车,本打算直接前往订好的民宿,放下行李后再出来游玩,谁知下了车发现这民宿的隔壁正好是自己此趟旅游计划中的一项——近代著名作家邱文信的故居。

既然赶上了这最后一场的免费讲解,自然得进来听一听,省得明日再凑时间。

在讲解员经耳麦放大后有些失真的男声环绕里,十几个游客沿着油亮的黑色木制楼梯走上二楼。

一双双鞋底碰撞着厚实的地板,脚步声错落回响。

上楼后首先参观的是左侧拐角第一间。

那是个四乘五米大的房间,屋内窗户闭合,光线昏暗,入口右侧墙角有张老式的雕花大床,对面靠窗摆放着一张方桌,一张圈椅,以及一些细碎的笔墨用品。

房间左侧墙面上挂着一些修复后的老照片,除了那些照片,其他的家具前方都拉了限制靠近的隔离带。

“这间是邱文信的卧室,床和桌椅都是当年邱先生使用过的老家具。

“直至1910年搬去上海之前,邱文信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个房间中度过的……

“也正因为自己家里开着书店,一下楼便可阅遍古今文学,才让他之后有条件成为一个出色的文人学者。”

因屋子里空气沉闷,几个游客嫌拥挤,进去转了一圈便出来了,给了纪轻舟参观的空间。

他一边听讲解,一边绕开拥堵的人群,在东侧的照片墙前,浏览那泛黄的旧照。

随着脚步的移动,一张张模糊的人脸、一个个古旧的身影从眼前划过。

倏然,他停脚站定,视线落在了邱文信结婚照下方的一幅照片上。

“有关故居的修复与重建,大家请看这边。”

讲解员转过身来,刚要张口介绍,忽然注意到了站在照片墙前的一位游客。

对方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米白的卫衣和深灰的直筒牛仔裤,背着一只黑色的皮质斜挎包,光从衣着看像是个普通的男大学生,但其优越的身材比例与帽檐下流畅的脸庞轮廓很难让人不多看他几眼。

走神两秒,讲解员迅速收回视线,继续刚才的讲解:

“2000年的时候,邱文信故居修复重建,邱先生的第二任妻子和他的女儿特意从香港过来,参观重建后的旧居,这是当时留下的照片……”

有几个游客同样注意到了纪轻舟长久站立的身影,还以为他盯着的那张照片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奇地围观过去,却发现只是一张普通的合影。

一百年前拍摄的照片已然模糊不清,不过大致还是能看出里面人的长相的。其中形象最令人感到亲切的自然是这座故居的主人邱文信。

而在邱文信的身边,凡认真看过照片的很难不注意到一位青年。

那人穿着经典配色的衬衫西裤,身量颇高,几乎比邱文信高出了一个头,但并不显得单薄。

尽管站姿随意,依然能看出他身材的挺拔,除此之外,便是长相的突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