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淳于越的学生,扶苏最了解这位大儒。
他想要实现的抱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和扶苏一样的。
扶苏国事繁忙,除非朝会,几乎没有私见过淳于越。
“淳于大夫今年多少岁了?”
“回禀陛下,六十有三。”
“快到古稀之年了啊。淳于大夫于危难之际,亲自上阵,护卫皇城,维护天威,朕自然要嘉赏他,朕要拜他为上卿。”
蒙恬对此早有预料,前些日子授予淳于越紫金光禄大夫,已经是师出无名。这次淳于越不负陛下期许,虽是儒生,却露铮铮铁骨,维护了陛下的威严,自然更要拔擢。
直接晋升为上卿?
蒙恬皱着眉头,其他人也是一言不发。
二世自问:
“诸位以为不妥?”
司马毋怿见势,即道:
“臣请也加封伏大夫。”
“可。”
谒者令夏辰忽的进来禀报:
“陛下,众卿在殿外请见陛下。”
二世挥袖:
“已经是日暮时分,朕今日不见众位了。今日朝会没有上成,改为明日巳时。”
“唯!”
……
……
……
五日后,咸阳城里大批量的庶民推着车,背着包袱,带着家小,出了咸阳,一路沿江向东而去。
十万人浩浩汤汤被逐出城外,站在章台上看着这蔚然场面,就像是一群群黑蚂蚁流出城外。
南市门前哭哭啼啼的,亲朋故交从此就是天各一方了。
咸阳南市一时间只剩下数千空宅,门前草木也忽的发着黄,显然是秋天到了。
后宫里传出一道婴儿啼哭的声音,很是清亮。
皇后在甘泉宫里陪着太子曜读书,听到消息,不由得蹙眉。
“竟然又添了个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