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考和工考,算是叶凌给平民争取到的做官名额。
这种芝麻小官,官职小,工作单一,没有啥权力。
世家大族看不上,普通人以前却是拼尽力气都不敢肖想。
“这些人,真的能行吗?”
鲁大师看到排着长队,熙熙攘攘的人,不禁皱起眉头。
“他们很多人,甚至连字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全。”
这样的人当官,放在以前,鲁大师一定会觉得朝廷都疯了!
“录取之后,还是带着种地、干活,干老本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叶凌十分得意的说道。
实际上等过段时间,叶凌打算再想个法子提高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
定期统一授课培训之类的,也不是不能考虑。
好的是,工部的那些高位置的侍郎,方岩父子已经物色到人,随时可以参加考试。
农考方面,分为面试和实操。
面试是询问农学常识,农具使用、种植技巧、粮食种类、粮食储藏等方面知识。
实操里面是每个人发一把种子,固定一个周期,计算发芽、出苗率。
实打实的技术考核,一点都不吊书带子。
农官和工官这种,数量虽多,但是报名的更多。
为了避免日后这一块的官员变了味,叶凌索性定下规制,一家只能有一个农官、工官,当然,如果下面的子弟要读书考文官,倒是不冲突。
工匠考试和农官差不多,机械原理和机械制造。
制造的东西倒也不难,镰刀、曲辕犁、水车、风车之类。
木匠、铁匠、瓦匠等一系列考试,叶凌虽然不太了机,但是鲁大师在钦天监这边,有的是人知道。
这次考试难度并不高,初步考核有一半人都能考过。
“这些人,都是大商的希望,大商的未来!”
鲁大师暗暗点头,看着越来越多的匠人走进官场,心中热血已悄然升腾。
文官考试这些报名的人,相较于前两种而言,就显得体面多了。
锦衣华服,不少人都是家里的奴仆们代替报名。
其中倒也会偶尔混进去几个破衣烂衫的读书人,这些人虽然因为寒冷,身子有些微缩,但是腰板却是直直的,眼睛里面有光!
“等着吧,参加考试的寒门子弟会越来越多!”
叶凌说的慷慨激昂,仿佛后面的一片盛世正在眼前。
张罗文举和工考,最难弄的就是武举。
除了考试武力,还得考兵法。
后来发现,大多数武将,别说知道兵法,就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
这玩意儿,怪不得武将容易被文人看不起……
“本王决定了,必须要扫盲!”
“必须要提高武将的文化水平!连字都不认识,容易被人假传圣旨!”
“殿下说的,确实有道理……”鲁大师担忧道,“只是武将的选拔,以前虽然算在吏部,官员升降却不是咱们说了算。”
十万北府兵在大长公主这一脉掌管着,大部分武将全都听定国公府,叶凌想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不让咱们说了算,那就不给他们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