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对这位太子的感观真的很复杂。
凭心而论,无论是她在接手金吾卫后的一系列操作,还是她的志向与身手甚至是手段,都让狄仁杰十分佩服,可——
可武周的继承人越厉害,就似乎更说明了复新李唐的不可能性。
狄仁杰亦是从高宗手下走来的老臣子了,他虽没有张柬之等人那般顽固的理念,他甚至对于为武皇效忠觉得并无不妥,但到底,他亦是希望武皇能传给李唐血脉,然后再复李唐的。
眼前的太子虽也是李唐血脉,却似传承了武周,真正意义上的斩断了李唐。
这让狄仁杰真的是对她又爱又恨。
爱她有能力有手段还爱民,恨她为何不复李唐,偏要延续武周。
但是在地方处理了更多或复杂或颠覆的案件的狄仁杰,较之其他亲唐派的人,想的要更多些:或许,他们可以把太子拉到李唐来?
若太子站到李唐来,那么,岂不是更两全其美?岂不更是殊途同路?
可能唯一便有些对不住武皇了……狄仁杰握了握手,最终又拱手一拜,决定还是上车。
武长意放下车帘,静候狄仁杰上车。
不过就是上了她的‘车’,要再想走,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马车还是蛮大的,狄仁杰坐在车尾,不远不近,与武长意隔了有快两臂远了,很是守礼且避嫌、但此时的狄公大概还没有想到,从他上她的太子车驾时,一颗名为猜忌的种子,便已经在那些已经是杯弓蛇影的亲唐派的臣子心中深深埋下,哪怕只是有半点风吹草动,他们便开始已经应激。
从前的亲唐派不是这样的,哪怕一时屈服于武皇之下,他们依旧坚定认为李唐可复,特别是几个皇子心中都只认李唐、武皇再厉害,年岁也摆在那里,若无继承人,哪怕她再如何折腾所谓武周,又有什么用?
可如今,武皇不仅有了继承人,还是位十分合格且满心向武皇和武周的继承人,那么,哪怕亲唐派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把武长意拉下来,可难度之大以及各自还藏着各种小心思等等诸多情况叠加在一起,让不少人已经开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哪怕狄仁杰自认坦荡,特意光明正大的坐进了马车,哪怕都了解狄仁杰的性子,哪怕一切……可到底,如今亲唐派隐有颓势,谁也难保万一。
除却一些老顽固,一部分因利益趋势而来的人,已经有了退意、哪怕入不了太子和武皇的眼,总归是中立,似乎也还不差……
说白了就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强烈的复唐心思,他们更多是为了利益或者看哪边未来更可观,甚至只是无声沉默,不管头顶皇帝是谁,自已一家子能好好活着就够了。
哪有真的那么多的所谓为旧国赴汤蹈火的人啊。
更多是得过且过的人。
而要武长意来说,李唐也是夺了人隋的王朝啊,再往前数,秦始皇也是夺了六国,而后才有了大一统的,时代进程始终往前而难回头。
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后,又会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的李唐?就如唐太宗在位几年,便已经没多少喊着反唐复隋的了,前情类同,不过是时间问题。
至于狄仁杰。
武长意也没与他说什么,简单寒暄几句后,两人便陷入了安静,直至马车再度停下,狄仁杰拜而离去,武长意依旧未言、就如同狄仁杰也未开口说那些劝她亲唐的话一般,武长意也没有说那些让他站到武周队伍里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