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还在宫里,且年老体弱,朝臣们不敢轻易惊动。
万一太后知道了噩耗,刺激太过,再有个万一——
就在残存的朝臣们焦头烂额、惊慌无措的时候,阿史那皇后出现了。
众人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
五个宰相,现在还残存着三位。
这三位都是老狐狸,宫变发生的那一刻,三人便各自躲了起来。
宫变结束,三人又神出鬼没地站了出来收拾残局。
首先,进入正殿,查看圣人的病情。
其次,将被俘的二皇子关押起来,等待圣人醒来、或是新的储君来处置。
再次,灭火、救人,查看、盘点各处的伤亡情况。
大半个汤泉宫都被大火所毁。
三皇子一条腿的腿骨给踩碎,接都接不好,直接成了瘸子。
五皇子眼睛瞎掉了一个,成了独眼龙。
得,三个年长皇子团灭啊。
所以,不管是八大勋贵还是世家权贵,他们暗中支持的人,全都没有了竞争储位的资格。
崔、王、郑三位宰相,开始商量储君的人选。
当然,作为臣子,他们只能提建议,并上报人选,最终决定权,还是要看圣人和皇后。
圣人:……
歪着嘴,眼睛赤红,除了呜呜声,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阿史那皇后赶到汤泉宫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局面。
皇后精明且谨慎,并没有一上来就说让赫连珏回京。
她先是肯定了三位宰相的成绩:“行宫剧变,幸而有三位相公‘力挽狂澜’。”
这话说的,略打脸。
三位宰相是临危受命、力挽狂澜,还是趁机逃脱、贪生怕死,具体的真相,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清楚。
不过,搞朝政的人,心黑、脸皮厚。
各个都有着“唾面自干”的本事。
不就是说几句挤兑的话嘛,不痛不痒的,三位宰相根本就不在意。
“不敢不敢!”
三位宰相躬身,说着客气的外交辞令。
皇后也懒得跟他们费口舌,稍稍辞了三人一记,便把话引到了正题上:“圣人重病,需要修养,然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样吧,还是拟定储君吧。”
“有太子监国,圣人也好安心养病。”
三位宰相交换了个眼神,皇后的提议,基本上和大家的想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