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凤朝华免费阅读 > 第4章 入府(第2页)

第4章 入府(第2页)

苏英口中称是,便不再说话。

慈姑与莲姑走后,苏英成了长平宫的管事姑姑。

她原也是孟淑妃从娘家带过来的,奈何当初年纪小,一直被慈姑与莲姑压一头。如今她年纪渐长,在宫中各处行走打点,渐也有了独当一面的气度,比之慈姑与莲姑已不差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次独子淮瑾开府,孟淑妃实是放心不下。慈姑年纪大了,莲姑的身子又坏了,自己已离不开苏英,权衡之下她只能咬咬牙将陪嫁慈姑与莲姑都送了出去。

“圣人去哪里是圣意,本宫岂敢揣测。”她从美人榻上下来,满不在意道:“这些都不打紧,照料好瑾儿与阿盈才是最重要的。”

苏英少不得多加宽慰道:“娘娘也别太心急,每月的朔望之期圣人都必去皇后宫中的,又有秦贵妃时时给刘美人上眼药,咱们袖手旁观倒也不是不行。再说了,刘美人哪及得上当年您的盛宠,您如今地位正稳固呢。”

孟淑妃懒懒道:“本宫自是不急,左右二皇子即将封郑王,还是越制册封,该急的应是皇后才是。去把大公主抱来,本宫看看她有没有长个子了,前些日子刚做的小衣裳似乎又短了。”

“是,奴婢这就去。”

苏英应声就往外走自去安排,又忙忙地派人去观德坊三皇子府给慈姑送信不提。

孟淑妃本家乃是安阳孟氏,诗礼传家、极具风骨,在江南道一带素有清名。族中这两代出过三个进士出身、五个同进士出身的族亲。

她的父亲孟鹤山是二房幼子,年幼时父母宠眷,因而他读书上虽极用功,人情往来却是一概不懂,明明是同进士出身,最后却只谋了个江州县令的差事,多年都未曾升迁。

孟淑妃于宝应二年大选后宫时被她的伯父孟平山荐入宫中,初入宫只是个才人。因容颜清丽、腹有诗书,兼有江南女子婉约之态,深得帝心。半年后即有孕,后顺利产下大皇子。圣人喜不自胜,接连给她晋位,到了大皇子两岁时便已是昭仪。后来她再度有孕,圣人便给她破格晋位封为孟淑妃,只可惜不到两月大皇子便无故夭折了。孟淑妃认定有人谋害大皇子,请求圣人彻查此事,圣人却没有应下,此后二人便不复从前,隔阂也愈加深厚。

四年前孟淑妃再度有孕,这名位却不好再晋,圣人便提了孟淑妃的父亲孟鹤山入云都,任弘文馆学士,正五品,主要负责校勘图书、教授学生,恰合了孟鹤山的意。一家人就此举家迁入云都在此处安家,孟淑妃也能偶尔宣召母亲张氏入宫陪伴,至此才与圣人关系略为和缓。

又过了几日,午间,大雪。

“慈姑,这十位女官如今可都定了去处?”

观德坊三皇子府内,一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正为慈姑撑伞。

慈姑和蔼道:“兰脂与雅素为内藏库一等女侍,专管登记造册各类皇家御赐珍宝;

岚夏与云梅为绣苑一等女侍,专为主子裁衣;

曼心与卉芳为传膳司一等女侍,上菜前为主子试吃验毒;

雨竹、韶梦为采办处一等女侍,专司各处采办事务;

杏初、伴蕊为花房一等女侍,管花房各类事宜。”

“是。其余前院洒扫的杂役、门房、马夫等下等仆役,都由慈姑您从牙婆处买进府了,俱已妥善安置到各处。只一个差事,寻了多日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说话的管事是三皇子府的张掌家,名叫张松,本家是孟淑妃母亲张氏娘家的旁支。

四年前孟鹤山举家迁入云都时张松一家也跟着一道过来了,最初是在孟家的绸缎铺子里当掌柜,因精明强干特被孟淑妃派来三皇子府当差。他身旁一个穿着七品女官服制的正是管事嬷嬷慈姑,因慈姑是宫里赐下的,又是孟淑妃的陪嫁,因此在府内威望甚高,张松遇事也时常请她示下。

“苏英前些日子就递了信过来,娘娘的意思是既然这十个宫女都不入殿下的眼,那便先从外头暂时买几个识字的小丫头进来,年纪小些,到时调教好了让殿下挑两个用。后面娘娘还会不会安排人进来倒是不知道,咱们不好揣测,只先把眼前的难关给过去了才要紧。其实原本书房那位置是留给兰脂的,可惜殿下叫她去管库房,也只能先如此。”

张松不住点头,却仍是苦恼:“是,这事的确还得您去掌掌眼,牙婆那边我都让人提前打过招呼了,这几天都在不停搜罗呢,只不过识字的丫头不多,年下里各处要人的地方也多,恐难找到合适的。况且被卖的大多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哪里有识字的呢?”

慈姑柔和笑道:“殿下快下朝回来了,张掌家且先去忙,叫两个小丫头子在茶房候着,殿下最近爱喝紫笋茶,多备些。书房丫鬟的事我来负责,我已与牙婆定好了明日去提人,她们必定会准备好的。咱们虽是刚建的府,但府中伺候的都是宫里头出来的,俱是样样伶俐的好手,必不会叫张掌家烦忧。”

慈姑是个好说话的性子。虽有些上了年纪,但眉眼慈祥,举手投足间皆是精干。

“好,那全仰仗慈姑了,我先将您送回静安居,再去看看茶房里头预备得如何了。”

张掌家松了口气,心里感激慈姑,将伞更往慈姑那边倾斜,一路护送着她回了静安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