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何不借这个机会,用国家力量大批的购入装备、技术、人才,特别是乌黑兰,无论是核武器,还是那些前苏盟的黑科技,特别是那些工程师们,他们把握不住的。”
秦嘉庚的思维和研究所工作的思维完全不一样,私企和国企的区别。
挖墙脚,秦嘉庚上一世最爱的事情,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到。
“嘉庚,你这个建议很有建设性啊!我们所里的研究员,都只能埋头搞研究,像你这种打破常规的想法,他们是绝对想不到的,只是以国家的目前的财政情况,恐怕研究所也很难发得起高工资,不怕你笑,就我的工资,还不如国外的那些普通工程师,让外国人讲奉献精神,还有点强人所难。”祝老坦诚的说道。
“我有一个朋友,他一直想当兵,但是却当不了兵,不过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赚了不少钱,他愿意给这些技术人员开工资,等国家财政好转了,到时后再由国家发就行,而且企业有企业的优势,可以军民合作,军地合作。”
秦嘉庚的话,仿佛打通了祝捷的思路,“军民融合?你小子胆子是真的大!你难道不知道苏盟解体后,有一群人哇哇乱叫?对改革开放颇有微词。”
“历史的洪流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秦嘉庚的话掷地有声。
“有你秦嘉庚,是秦家之幸。”祝捷感叹道。
这一顿饭,祝捷和秦嘉庚聊了许多,秦嘉庚许多关于兵器天马行空的想法,让祝老都不禁感叹,到底是年轻人,思维就是很前卫,甚至想让秦嘉庚在研究所挂个职。
秦嘉庚肚子里这点货,也只是上一世对几场战争,关于陆军装备的一些记忆,吹牛还行,搞研究,还是交给这些科研人员吧。
祝捷亲自送走了秦嘉庚后,将今晚和秦嘉庚的谈话,整理成一份内参,上报中央JUNwEI,以及一些老人手里。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这份内参。
“看看,祝捷到底还是祝捷,到底是黄埔的高材生,思维比很多从政的人还要活跃,我看我们有些老同志就是缺少了祝捷这样的敢于改革的勇气。”
“小张,去,了解一下这个为祝捷拉水柜的人到底是个什么人。”
小张办事何等利索,不到1天的时间,就把秦嘉庚的底细查个清清楚楚。
秦嘉庚的资料摆在老人面前。
看完之后,老人笑了笑,“看得清历史潮流的人,已经先富起来了。”
小张也感叹道:“18岁,燕京大学大一新生,创世纪集团幕后实际掌舵人,而且仅仅是半年之内事情,就算秦家和西方资本靠的比较近的秦海,恐怕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老朋友的影子,如果让我评价的话,只有四个字,胆大心细。”
“这个小同志要是听到您这样的评价的话,估计会高兴到昏倒。”小张开玩笑说。
“深市的行程上,加一个点,创世纪,但不列入官方行程,不必通知地方党委政府,我单独见。”
秦嘉庚以为自己做的很隐秘,有乔木林做外壳,自己做内胆。
但在大人物眼里,只要有兴趣关注,那么秦嘉庚就是一丝不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