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铁血南洋最新章节 > 第154章 转进钦州(第1页)

第154章 转进钦州(第1页)

吴三省的担心不无道理,确实值得警惕。钦州是明军回安南最方便的通道,一旦失守,明军想回安南就很麻烦了。

理论上明军可以在钦州西北六七十里的小董镇附近搜集船只,沿着茅岭江回龙门或者防城。可是如果钦州都失守了,小董镇也不可能守得住,更不可能留着船只给明军逃跑。

所以最现实的方案是沿左江西行两百里,经龙州、下石西州,由镇南关(今友谊关)回安南。

如果不得不走那条路,将会是一场艰苦的行军。那里山高林密,道路难行,而且过了镇南关还是莫敬耀的防区。万一明军损失太严重,莫敬耀地态度是否还那么友好,很难说。

“所以我们要尽快拿下钦州城,依托城池布防,沿钦江西岸修起大量江防工事,栗养志等四万多追兵还要伐木造船,一时半会肯定没办法顺利渡江,突破我军防线。

只要我军在钦州城坚守两个月,他们几万人粮草不继,肯定要自己撤兵。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陈上川大致认同朱由榔的判断,不过他认为担心清军追兵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打钦州纯属杞人忧天,没有必要。

龙门港就在钦州对面,仅隔一个茅尾海,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龙门港的山上遥望,能看到钦州城的城墙。

因此陈上川对钦州城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和自己家的客厅差不多。在茅尾海开船,就像是在自己家的客厅跳舞,想怎么跳就怎么跳,闭着眼睛都不会触礁或迷路。

他认为清军的粮草供应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不太可能对钦州城进行长期围困。

南流江运送粮草是很方便,但运粮船抵达合浦后转运到钦州城下,还有一百多里路。中间每一段路都可以派小船运兵前去埋伏袭扰。

为了避免粮道被断,清军要沿海建立大量烽火台和哨所,分出很多兵力去预警,每一次运粮还要派出几百个精锐沿途护送。

除此之外,明军还可以派出小分队深入南流江上游进行拦截。南流江并不宽,江上行走的小船很容易被袭击,防不胜防。

为了保护南流江和码头,又要建更多的烽火台和更多的哨所。如此循环下去,四万五的总兵力能投入到钦州城下进攻的数量,有三万五就很不错了。

因此清军绝对不会用几万大军隔着钦江和明军长期对峙,一个月攻不下来很可能就会撤退,反正两个月也很可能攻不下。

两广义军能在龙门港坚持那么多年绝非侥幸,没有一支压倒性的水师,不能用海运这种廉价的补给方式,清军很难在钦州城下长期维持庞大的野战部队。

“陛下,我们可以发动龙门港、防城一带所有军民百姓过来协防,钦州城在西岸,我们又有水师的优势,东岸的清军绝对没那么容易渡江攻破城池。”

陈上川目光非常坚定,龙门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就是有大量忠于明廷的百姓持续加入,才发展壮大。

那些百姓都是忠贞之士,在历次抵抗清军围剿的战斗中得到历练,不是普通农民可以比拟的。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正规军作为骨干,他们也可以上阵杀敌,和绿营兵杀个你死我活。

凭河流江防坚守一个月,他认为应该可以做得到。

既然最熟悉环境的陈上川这么有信心,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一致同意转战钦州、南宁。

兵贵神速,说干就干,朱由榔立即发布转战的动员令。

第二天,明军移动到冠头岭(今北海市)附近重新布置防线,修建新的简易码头。禁军第一师也放弃陂头村阵地,快速向主力靠拢。

陂头村对面的清军并没有敢立即衔尾追击,明军主力就在附近,他们敢追过来的话,朱由榔不介意先把这一万人吃掉再走。

冠头岭是一座海角小山,明军选择在此地重新修建简易码头,而不是原来的陇村寨登船是迫不得已。因为由冠头岭出发到钦州,要比陇村寨近一百多里海程。

明军这次出征带的陆师人数本就众多,加上俘虏和追随而来的百姓,需要转运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万六七千,要往返六趟才能运完所有人和辎重,确实令人头疼。

从陇村寨出发则可能需要六天,而从冠头岭出发节省了三成海程,可以节省两三天时间。

朱由榔也想过全体军民走路过去,按道理一百多里路,走路也只要三四天,但是走陆路要跨过南流江和钦江,来回渡江更加麻烦。

想了想武公悳被半渡而击的惨状,朱由榔很快放弃了这个念头,毅然选择坐海船前往。

第三天,陂头村过来的雷州军先头部队找到了冠头岭的明军营地。看见明军人数已经减少了一大半,清军开始发起袭扰式进攻,企图阻挠明军殿后部队登船。

明军殿后的是禁军第一师,对此早有预案,一边不断登船,一边缩小码头附近的防御阵地。

明军的舰炮此时也发挥了作用,十几门炮对着试图进攻的清军狂轰滥炸,不断延缓敌军攻势。清军先头部队来得急,大炮还没跟上,对明军的炮击无法还手,士气非常低落。

站在皇家无畏号上,朱由榔看着远处不断聚拢而来的清军,皱起眉头,脸上不悦。他决定下次出征,就是是租,也要租到足够的船出海。

海军陆战队就是要灵活,不停的往返运兵算怎么一回事呢。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还大幅增加危险性。

“还好雷州军拖拖拉拉,只来了这么点人,否则真的有点麻烦。”

“陛下,雷州军一大批军官都是我们放回去的,这次有胆子追击算很不错了,哪能不畏首畏尾。”陈上川安慰道。

“不能一直寄望于敌人畏敌如虎。以后对阵赵良栋、张勇那种莽夫,未必像雷州军这么好说话。”

两人在舰船上督阵,看到最后一批殿后明军有惊无险地成功上船,朱由榔下令扬帆起航直奔钦州城。

那里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PS:稍后在评论区发布战略示意图,欢迎参照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