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东家做事就是让人看不明白,这就叫兵行诡道”老郭一边赞叹林三洪,一边拍着郭四妹的脑袋瓜子教崔道:小子,都跟东家学着点吧,你要是有东家一半的本事。我也就不费这个心了。
郭四妹细声细气的说道:“爹爹放心,我一定跟着东家好好学习”
作为一个部落领,最先要考虑的必然是整个瓦图的利益,而眼前的局面已经注定了他别无选择,在灭亡和联合之间,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已经很明显了。
仅仅是隔了一天之后,瓦图部派出去联合其他两个部落的人马已经出”,
有了利益作为核心纽带;尤其是内地商队带来的这么大的利益,任何一个部落都不可能拒绝。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三个部落的领就聚集在这个群山怀抱的部落里头,开始仔细商谈利益和义务的划分。
为了利益。三方的脑人物一面互相称赞对方为“最忠诚的朋友”一面急赤白脸分毫不让的争夺着有可能收入囊中的那一部分利益。有好几次都已经争吵了起来,三方领再不承认对方是“最忠诚的朋友”而是称呼别人为“吝啬的沙老鼠不长毛的羊塌子”,
对于利益的争夺还在继续,洛种谈判还在商量,林三洪一点也不担心最终结果。只要三个部落肯坐下来商谈,不管谈判桌上的争吵如何激烈,最终的结局都是已经注定的。当三个领坐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表明最终结盟是一个必然,现在的争吵和谩骂只不过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而已,都是细节问题,不必担心了。
果然如此。
四天之后,三个部落正式柿结盟约。
当三个领手拉手从帐篷里走出来的时候,互相拥抱互相赞美,好像他们本身就是亲生兄弟一样。
盟约很快公之于众,而三个部落领也称呼对方为“最可靠的兄弟比钢铁还要坚实的盟友腾格里长生天安排好的天然同盟”
一系列好听好看的字眼,仿佛三个部落就是一个整体一样。仿佛已经忘记了这么多年来的互相算计和暗算,仿佛已经为了几头牲口的归属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
不管怎么样,同盟正式建成了。
三个部落领的表演有点拙劣。明明是为了利益才走到一起,刚刚还在为了一点点的份额而争吵,转眼之间就已经成了“朋友和兄弟”的关系,看来这些人也不是那么豪爽,,
在盟约当中,仿佛和面对有可能的敌人,其实就在暗示库尔库曼,是每一个部落的天然义务,任何一个部落和敌人爆战争之后,另外两家即刻向对方宣战,用一切手段支援盟友,有一切击荐同的敌人。
这本是结盟的重要部分,但是在三个盟友心目中,只要盟约柿结,大家的实力联合在一起之后,库尔库曼的实力反而出于下风,绝对不敢轻易和任何一个部落处于战争状态。在库尔库曼的威胁不那么显眼之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主要的心思用在“正事”上了。
如何瓜分商队的货物,这才是比面对强敌更加要紧的“正事儿”
瓦图占有这些货物的四成,其他两个部落各占三成,三介,部落为了保护商队的安全和商路的绝对畅通,会组建规模庞大的骆驻队和骑兵队伍。用武力来保证利益不
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唯一意外的是对于林三洪的“任命”
任命林三洪为“三部联盟通弃领”
这个比山塞更加山塞,甚至没有经过林三洪本人的同意,林三洪都不知道这个不是官职的“官职”究竟有什么职权,更不知道到哪里领“俸禄”
在盟约饰结之后的宴会上,林三洪终于明白所谓的“三部联盟通商领”是怎么回事儿了。
从内地来的商人都是汉人,林三洪也是汉人,而这些商队好像很听林三洪的话,至少双方是“熟人”的关系。和内地商队的接洽,商谈价格和货物种类等等这些琐碎的事情,都需要林三洪去办理。
“尊敬的领”那个年纪最大的部落领用“领”这个词来称呼林三洪:“远方的商队带来的这点货物解决了我们部落”我们三个部落的需求,但是三个部落比一个部落耍大,人口也要多,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和商队商量一下,带更多的货物过来,我们有的是牛羊和宝石。金沙也有不少,只要商队能把货物带过来,我们就能买愕下”
另外一个面色黝黑的部落领用同样生硬的汉话说道:“盐巴,茶叶,丝绸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但是铁器我们同样需要,还有火药,如果能有铜炮的话,那就真的是长生天的赏赐了,”
三个部落当中出现了四个领的奇怪场景,而林三洪这咋。崭新出炉的“领”似乎没有什么职权,完全就是为了和商队打交道而临时设置。
按照三个部落领的共同声明,林三洪这个多余出来的领虽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权利,但是可以享受部落领的待遇,可以住和真正领一样高大的帐篷,可以分和领一样多的奴隶,三个部落中的任何部民见到林三洪之后必须行礼,
至于最宝贵的草场和牛羊”等部落真正富裕以后再说吧!蒙古人居然也玩起了这一套!
林三洪想笑。
所谓的领待遇,其实也没有什么。部落的人口本就有限,又是一个这样的“领”要不要这个虚名完全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蒙古人需要铁器,虽然生活方面也会用到铁器,但是这些部落领口中的铁器肯定不是指生产生活所用的铁质工具,而是武器!即便是在内地!大明朝对于武器的管制也十分严格,偷偷运一批武器出来的话,对于任何一个商队而言都有极高的难度。虽然汉王朱高煦主导的走私队伍完全可以弄点武器过来,但是林三洪暂时还不认为有这个必要,至于火药和铜炮,三咋。部落领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吧?
“各位领,商队不是,,不是什么正经的路子,没有经过内地官府的许可,还要面对官府的拦截等等困难。想必大家都是这一点吧。”
三个领齐齐点头。
这一点人所周知,商队是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走私。大明朝对于蒙古的物资封锁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可能给派遣商队过来?这些商队都是提着脑袋赚钱的亡命之徒。肯定会面对来自官府和边军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