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日,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开阳学院宽阔的广场上,映照出一片金黄。
今天,是林凡正式踏入这个古老学院的第一天。
沿着通往开学典礼大殿的小径,林凡的心思却飘向了远方,想起了昨日与吴德大叔的告别。
吴德大叔,昨天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开阳峰。他说要去京城寻找线索,希望能借助那里的关系网找到那个被称为“女魔修”的凶手,为李道长和所有遇难的兄弟讨回公道。临行前,他对林凡许下诺言,一旦查到了什么,一定会回来告知,并嘱咐林凡要好好修炼,将来修炼有成后,去京城相见……
步入大殿,林凡见大殿正中央站立的是院长封承清,他那童颜鹤发的形象,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智慧和岁月的沉淀。
在他的右侧,是那位在问心测试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年男子,原来他名叫赵廉,担任掌刑主任,从外表上看,给人一种严谨而不苟言笑的感觉。
而在左侧,是一位气质优雅的女性,她的柳叶眉如翠叶般柔嫩,微微弯曲的弧度充满了婉约之美,她的目光柔和,如春水般清澈诱人,她是学院的总务主任,名叫姜眉。
见新生们皆已来齐,封承清院长手往下压一压,示意众人安静,用他那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开始讲述起了开阳学院的悠久历史。
开阳学院的悠久历史,在封承清院长的娓娓道来中,缓缓地在林凡等新生们的脑海中掀开。
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修真之道便已悄然兴起。
彼时,凡间与修真界之间的界限虽明,却难以维持绝对的和平。
修真宗门之间争夺修炼资源的斗争,尽管有着不成文的规定限制对凡间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些争斗仍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普通人的生活。
修真者的战斗,往往伴随着移山填海的力量,使得凡间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传奇人物——大修士南宫银瓶,以其非凡的修为和坚定的决心,改变了这一切。
她不仅单枪匹马挑战了那些肆虐一方的修真宗门,成功保护了越国的土地免受进一步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她在开阳峰之上创立了开阳学院,旨在打破修真之道仅限于宗门和家族的传统,向所有渴望学习之人敞开大门。
接着,南宫银瓶院长接着促使学院与越国朝廷通过合作,积极响应仙庭的号召,确立了修真者不得干扰凡间秩序的铁律,促进了修真界与凡间的和平共处。
那时的开阳学院,就是越国修真之道的一个重要象征。
但是,就在某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一场灾难悄然而至开阳学院。
没有预警,没有声响,只有鲜血染红了学院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学院内的,还是学院在外的元婴后期以上的前辈们,一夜之间,全部惨遭屠戮。他们的尸体散落在各处,有的倒在书桌旁,手中还握着未完成的研究笔记;有的倒在修炼场中央,周围布满了尚未消散的灵力波动;有的倒在外面的秘境,脸上还挂着寻到宝物的微笑;有的倒在归途中的树上,身首分离,临死还不自知。
这场屠杀来的突然且彻底,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痕迹。凶手是谁?为何如此残忍?这些问题像阴霾一样笼罩在当时学院的每个幸存者心头。
与此同时,南宫银瓶,这位开阳学院的灵魂人物,也在这场灾难中神秘消失了。
没人知道南宫院长究竟去了哪里?是遭遇了同样的不幸吗?
更令人震惊的是,《道元经》,那部传说中由南宫院长亲自撰写的无上典籍,也在那一晚不知所踪。这部经书的丢失,对于开阳学院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在这场灾难之后,开阳学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失去了南宫院长和前辈们的指导,失去了最重要的修炼经典,学院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总有人会站出来,试图照亮前方的道路。
几位幸存的前辈,凭借自己对《道元经》的记忆碎片,以及多年的修炼心得,共同编写了一部新的修炼经典——《开阳真经》。这部经书虽然只是《道元经》的一部分,但它依然强大无比,足以支撑学院的继续发展。
直至现今,开阳学院依旧是越国数一数二的学院,无论是越国其他学院或门派,都唯开阳学院马首是瞻。
远古时代末期至今,开阳学院经历了远古末期、上古、中古、近古,至今屹立不倒;而越国其他宗门以及学院,兴衰更替不止;更何况越国皇朝,皇朝更迭不休,最长不过五百年。
更加印证那一句,流水的皇朝,铁打的开阳。
而越国,从远古时代末期至今,对外,即便对外战争,越国的自有疆域不曾减少;对内,即便越国皇权更迭,国运起伏,越国的国名依旧。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开阳学院及其背后的势力,尤其是南宫银瓶本人的影响力,也是国名不变的重要因素。南宫银瓶,这位被誉为“上古大修士”的传奇人物,她的遗愿和意志,甚至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南宫银瓶曾在仙庭拥有极高的地位,她的意愿自然不容忽视。
再者,仙庭的介入也不容小觑。仙庭,作为修真界的最高权力代表,其决策往往能够左右整个修真界乃至世俗界的命运。越国之所以能够在多次皇朝更替中保持国名不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仙庭的支持和干预。这其中的具体原因,外界只能猜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越国在历史上曾涌现出过一些极为强大的修真者,他们在仙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可能是仙庭特别对待越国的原因之一。
……。
喜欢修寻记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修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