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太可别哭,喜事,别招姑娘落泪,月子里可不能掉泪珠子。”奶娘连忙劝道。
“是,是,是我欢喜糊涂了,你是不知道,娇姐儿三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个化缘的大师,我平日最是尊重出家人,让人备了斋饭布施。大师走的时候,说无甚可以回报,就给娇姐儿看相。就这么一看,哎哟哟,不得了,大富大贵。说她脑门上有紫气,紫气是什么?二品以上大员才能衣绯着紫啊,我的娇姐儿,以后也有二品的诰命衣裳穿!不管是姑爷恩荫的,还是小少爷请封的。”兰夫人越说越高兴,回忆起大师的批命,也如闻法旨纶音。兰夫人本已经不记得这么久远的事情,可兰氏入府之后,就被下人一再提醒,她也坚定相信,自己的女儿命数好是从小就注定的。不然,怎么八字就这么合适,刚好能旺聂老爷的子嗣。再加上小时候大师批命的注解,兰夫人越发肯定自己的女儿是天生的贵人。
“娘,我疼。”景华的下半身疼得麻痹,两条腿完全没有知觉,肚子还坠着痛,睡也睡不踏实,与绵绵不绝的疼痛相比,掉头发,脸色暗黄、精神不济这些都是小问题。
“娇姐儿,不怕,女人都要经历这一遭的。好好坐月子,养好了什么病都没有。你的命数最好了,等出了月子,再给姑爷生几个大胖小子,聂家都要把你供起来,你是阖府的功臣!”
第214章宠妾的出路2
等到孩子洗三这日,参加完宴会,周夫人抱着新生儿来看景华。景华还在月子里,中间隔着一道屏风,幸亏景华主意正,顶着母亲和奶娘的劝说,执意让房间每天开窗通风,不然这七月流火的天气里,周夫人一进来就要被熏出去。
“哥儿年纪还小,洗三办得虽不盛大,却也温馨。老爷把幼年老祖宗赐的玉佩挂在哥儿的襁褓上,京城侯府也送了洗三礼过来。苏州各路官眷也有礼物往来,只是洗三宴办得急,很多人都没来及赶到,等你出了月子,自然能抱着哥儿出席满月宴。到时还要向你引见诸位夫人,她们都是生产过的,很有经验。”周夫人温言细语说着洗三家宴上的事情。
“夫人说得活灵活现,我虽没亲至,但也能想到外面的场景。我在屋里闷得慌,多亏夫人来看我,陪我说话。不过,夫人有句话我是不赞同的,外面的官眷夫人虽然有产育经验,可终究是外人,哪里有夫人细心周到,哥儿养在夫人膝下,得国公府嫡女教导,我都替他欢喜。”景华隔着薄纱屏风,声音像翠鸟一样清脆,笑道:“夫人说是不是?”
周夫人端庄慈爱的脸上绽出一丝真实的笑意,“说的很是,哥儿我也抱来了,你可要看看?”
“嗯,抱抱吧。”景华招手让身边侍女把新生儿抱进来,看着他皱巴巴的模样,怪叫道:“天,这么丑!”
屋内人均笑了起来,周夫人更是欢快:“哪里丑了,我们哥儿长得白玉可爱,胳膊小腿多有劲儿啊。刚出生的孩子都这样,等长开了就好了。”
“夫人可别骗我,这么个丑猴子,哪里看得出可爱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胖乎乎的,胳膊和藕节一样,他额头皱得和小老头似的。”
“哪里会骗你,本就是这样的……”
周夫人还没解释完,景华又惊诧诧叫道:“这么软,不行,不行,我不能抱,脑袋要掉下来。他不会是个瘫子吧,脖子没骨头一样。”
又是一阵大笑,屋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景华拉开衣襟,把乳头塞进孩子嘴里,忍着痛喂奶,笑得天真:“哎呀,养孩子真是不容易啊。我生了他,喂了他,也算尽心了。夫人快把他抱回去,我都不敢动一下,胳膊都僵了。”
周夫人笑道:“多抱抱就好了,你替咱家诞下了哥儿,是家里的功臣,以后也要学着养育孩子,管理内宅,我年纪大了,这些也要你替我分担。”
“那可不行!我做不来这些的,每日看花扑蝶听戏多有趣,我才不要干活儿呢!快快,抱出去,我脖子抽筋啦。”景华招呼丫鬟把新生儿抱出去。
“夫人,洗三已经过了,我娘陪我也够久了,家里内宅全靠我娘支应,我娘也不愿意叨扰夫人太久。您看什么时候有空,我娘到朝晖堂辞行?”
“都是自家亲戚,多住些日子才好,哥儿的满月礼也快到了,到时候有亲姥姥在一旁观礼也热闹啊。”
景华摇摇头,不知外面的周夫人看到没有,轻声道:“这不合规矩,观礼自有国公府外家派人来。”洗三礼过了满月礼,满月礼过了周岁礼,一年二十四节气,几十个节日,要是都顾着,一辈子住在聂府好了。
周夫人轻轻怔愣了一下,真心实意得笑起来:“你呀,太客气,既然兰太太思家心切,我也不好多留。你日后什么时候想家了,只管我说,横竖你家离这里也不远,多接兰太太上门就是。”
“谢夫人。”
周夫人又说了些闲话,才带着人走了。
朝晖堂,周夫人斜倚在软榻上,手中书卷半响没有翻过一页,突然轻笑道:“这个兰氏倒是个有趣的。”
陪嫁嬷嬷笑道:“都是夫人慈悲,管她什么人呢,总能调理出来。”
“兰氏刚进门的时候,我也没抱多大希望,可终究老天有眼,派老神仙指点一场,老爷有了亲儿,我也算后半辈子有靠。”周夫人想起一年前的时候,都恍如梦中,再料不到还能有孩子承欢膝下。按理说,若是周夫人坚持,以她的家世,按着聂老爷过继长房子孙为嗣或者在宗族过继一人也行,可这里头有不能言的苦衷。周夫人若有个女儿都能压着给女儿招赘,或者约定一个外孙姓聂,继承家业。可周夫人给太婆婆守孝的时候流了一个孩子,当时就毁了身子,此生在不能有子嗣。后续却查出里面有大房的手笔,只因聂老爷与世子年龄相近,世子还没有儿子,世子夫人便动了歪心思。至于里面有没有世子的手笔,周夫人没查出来,可有没有都没关系了,周夫人宁愿便宜外人,也不肯让大房占丁点儿便宜。偏偏大房和自己血缘最近,若要过继,定然是从大房过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