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们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重男轻女或者家庭条件不好,洪景华的家长是没有廉耻心,完全不想女儿好。对这种无赖,老师们除了叹息,又有什么办法呢?学校是有政策的,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破例,免学费、学杂费、补贴生活费,已经是他们能给的最大优惠照顾。一中是公办学校,要是私立还好说一些。
一声沉重的叹息,老师无奈离开。“家长啊,你再好好考虑考虑,不要耽误了孩子。”
“只要有不出钱,还补贴家里的学校,我就让她去上!”洪三长眉一挑,得意洋洋,他就不信世上有这样的学校。
“我送老师。”景华起身相送。
洪三却一把拉过她的胳膊,“送什么送,穷讲究,老师慢走,不送了!”
老师们看了一眼小人得志的洪三,心情沉重的离开了。老师们走出很远,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停下发现洪景华气喘吁吁得追上了他们。
“老师,我想读书,职高也行。”
很多年以后,那位家访的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他讲了这个故事:“当时,那个女孩的眼睛深深震撼了我。她黑黑瘦瘦的,身上穿的是土布衣服,脚上踩的是手工布鞋,比正常世界的孩子落后二十年。明明是朝气的少年人,却沉着冷静得像个大人。可从她的眼睛里,我又分明看到了苛求知识的光芒。我想读书,职高也行!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在我的执教生涯中,陆陆续续又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穷和重男轻女,是很多孩子上学路上的绊脚石。换句话说,经济落后和观念陈腐,是我们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最大的拦路虎。发展经济,先解决观念问题,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教育是解决贫穷代际传承的最好办法。我很庆幸,当老师的第一年遇上了这样的学生,她当时看我的眼神,几十年过去了,我都记得。那个眼神激励着我,在老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让我始终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激情。”
第196章与系统斗智斗勇的一生9
没过两天,职高的老师就来了。
“对,我们学校愿意招你家孩子读书,我们能免除所有学费、学杂费、住宿费,每年补贴一千五百块钱。”职高的老师来之前就把洪家的情况打听清楚了,对洪三的态度也有些高高在上。职高的老师相对普通高中老师而言,接触的学生家长更蛮不讲理一些,已经很能拿捏姿态了。
果然,洪三对之前两个苦口婆心的老师耍无赖,对这位趾高气昂的老师却有些害怕,本能尊重吃公家饭的能人。
洪三听着条件,马上就决定让景华去读书,这是真“赚钱”啊!犹豫了一下,洪三又问:“我家小凤能去不?”
老师愣了愣,“她的成绩如何?”
洪小凤也在一旁听着,闻言立刻站出来道:“我成绩没我姐好,年纪一百名左右,中考五百六,过了一中录取线的。”
不用洪小凤强调,老师也知道她的成绩过了一中录取线三十多分,这个成绩,上普通高中绰绰有余,去二中、三中说不定能分到实验班。如此,老师更深刻了解洪家重男轻女的程度了。
“看在你成绩不差的份上,我也能做主招了,可你没有住宿补贴啊,只能免学费……”
“那补贴呢?一年一千五呢!”不等老师说完,洪三着急打断问道。
“发,补贴还是照样发。”
太难堪了!洪小凤低头让眼泪直直坠落在地上,不想让眼泪划过脸颊,让人看出痕迹,可在场的谁有看不出来呢?
“老师,我开学了好好读,成绩好,能不能免住宿费?”洪小凤沙哑着嗓子问道。
“要能保持在年级前三才行。”老师犹豫了一下,其实他们职高本来就有奖励政策的,全县前十都有奖励,到时候学生生是愿意要现金还是冲抵住宿费都行。全县只有两所职高,能保持他们学校年级前三,就是板上钉钉的全县前十。
“老师,那我能去职高不?我中考三百八十五……”洪小龙原本就不想读高中,听老师说得这么好,补贴的钱肯定能落到自己手上,也心动起来。
“不了,不了。”洪三连忙摆手:“孩子不懂事,让老师见笑了,这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准备让他再打打基础,就不麻烦老师了。”
洪三向老师赔笑,又给媳妇儿使了个眼色,洪三媳妇连忙语气夸张得拉老师去屋里坐,说要给他冲醪糟鸡蛋汤。老师是男的,不好和妇女同志拉拉扯扯,顺势进了屋。
一碗农村招待尊贵客人的鸡蛋汤下肚,洪景华和洪小凤读书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老师怕夜长梦多,直接让孩子跟着走,一起去把名报了。
洪三夫妻也是大撒手,嘴上说得好听:“就拜托老师了,都托付给您了。”行动上却没有丁点儿表示,既不叮嘱女儿几句,也不说拿几块零钱,甚至两个妙龄的女儿跟着第一次见面的男老师走,他们也不带丁点儿担心。要知道,老师并没有出示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从这里到镇上并不近,很多家长都心疼孩子,要么让孩子坐车,要么让孩子路上走热了能买个冰糕。洪三夫妻这里,这些考虑都不曾存于脑海。
景华和洪小凤跟着老师走了,老师的摩托车停在大路边上,洪家要从蜿蜒的小路上爬上去,才能通到大路上。洪小凤沉默又瑟缩的跟在老师身后,羡慕的听着姐姐和老师谈话,他们说的都是课程设置、就业形势之类的话题,以往洪小凤只在电视里听到过。本以为现实中有人讨论这些会很假、很装,可真听到了,又觉得是如此的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