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华的审美还是符合大众潮流的,长得圆润一说明家庭条件好,二说明性格好,心宽体胖嘛。
“妈,你不懂,我同学都好瘦的,穿衬衣才好看。”大姐儿摸着自己已经长粗长黑的头发,想妈妈普及现在的流行趋势。
“那下回炖鸡肉的时候你别吃了。”景华笑怼她一句,大姐儿就不说话了。
胖就胖吧,肉不能少吃一口。
过年的时候,整个公社都热闹起来,难得的好年景,大家都盼着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走亲访友的人全出动了,景华家里来串门拜年的更是络绎不绝,大家都听说了她养出四百多斤猪,都来取经了!
第125章不是农家小可怜7
“妈,你能让淑芬姐不来吗?”
景华正在做饭呢,二姐儿却在厨房外面探出个小脑袋,小声问道。景华自认不是严厉的长辈,可二姐儿还是有些怕她,大约是孩子对长辈天然的敬畏。二姐儿很少发表意见,难得说话,景华自然要多问几句。
景华往大锅里加了一瓢水熬汤,在围裙上擦擦手,把二姐儿拉进来,笑问:“为什么呀?二姐儿进来说,今天有香肠,来尝一口。”
景华从做好的蒸香肠里挑一片给孩子,胆小的二姐儿愿意来找她说心里话,值得鼓励。
二姐把香肠塞进嘴里,舔舔手指,又想起景华教过不要吮手指,不好意思的放下手。“就是不想她来。”
“你是主人家,你不想她来,妈就不叫她来。”景华先给二姐儿吃了定心丸才追问:“可妈也想知道二姐儿为什么不喜欢她啊?”
“她不好,每次带东西都只给小五、小六和小七带,上回带泡米来,还说小孩子不能吃,吃了要生口疮。”二姐儿皱眉道,“妈,为啥她只给弟弟妹妹带,不给我们带?”
泡米是本地一种爆米花,用膨化机把白米压成白色或彩色的米花,有花生样式的,也有长筒样式的,土话就叫泡米。
景华早知道李淑芬有些势利眼,没想到她还影响到了孩子,看来要加快脚步了,景华在心里做了决定。给小五、小六是因为他们是男孩子,给小七带不过做个样子,婴儿能吃这些东西吗?不过因为小七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给自己看的罢了。
景华摸摸二姐儿的头,保证道:“行,妈答应你,不让她来,你放心吧。”
二姐儿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灶间,刚走到四姐妹房间,就被守在房后的三姐儿拉进房间,迫不及待问道:“怎么样?妈怎么说?”
“淑芬姐以后不会再来了。”二姐儿大声道。
三姐儿才松了口气,她们四姐妹都不喜欢那个李淑芬,可从小受到的教导也没有在家里做主让谁来不让谁来的资格。三姐儿这才联合姐妹们商量,最后派二姐出马试探。三姐儿本也想去灶间听墙角,可她妈厉害得很,每回偷听都会被抓到,她也不敢了。
三姐儿放松下来才开始放刁:“还是妈疼你,你说她都听。你吃香肠了吧,我都闻见辣椒味儿了。”
二姐儿内向,妹妹这样说也不反驳什么,大姐儿却见不得这个,主持公道:“那是二妹最文静乖巧,从来不乱提要求。跟你似的,一会儿文具盒,一会儿要钢笔。咱们谁去厨房,妈不给吃两口啊,就你会作怪。”
三姐儿有口无心,见大姐儿这样说心里也服气,只是嘴上还要嘀咕两句:“每回我打前锋,你们也跟着沾光啊。”三姐儿是姐妹里最懂得为自己争取的,可景华对儿女尽量一碗水端平,几个年龄相近的姐妹,一人有、人人有。
三姐儿也知道自家二姐最老实不过,从自己的小柜子里翻出一块白底蓝花的手帕递给二姐儿,就当道歉了,别别扭扭道:“给你吧。”
当天下午,李淑芬来一起学认字,再打听草药的事情,景华就不再避而不答含糊其辞,笑道:“说起草药,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刚开始听说一分钱一斤的时候,想着煤炭五分钱一百斤,草药真是值钱货。等卖起来才知道,草药多少人用,煤炭多少人用?煤炭那是人家碳厂拿机器打出来的,一个人满山找草药、晒草药怎么能比。每回天不亮起来,漫山遍野钻刺林子,只得一点点,草药又不压称,身体可受不住。所以啊,我已经决定不干这个了。”
“怎么能不干呢!”李淑芬惊讶道,你可是未来的医药界大佬啊,中医药是最容易入门的,怎么能不做。
“唉,也是我朝自己脸上贴金,难道我卖,人家就要买吗?老街药铺的老大夫身体不好,不能出诊了,他无儿无女的,接手的徒弟水平不到家,我是不敢掺和了。”景华摇摇头,一副自爆短处的姿态道:“瞧着我好像天天往县里跑,可那一背一背都是野草,又不是金子,只能挣个辛苦钱罢了。”
“景华姐,草药很划的来啊,补贴家用正好。你家里七个孩子,也要为孩子们多备些钱。”李淑芬劝道。
“辛苦钱,不赚也行,我养猪不比这赚得多。咱们大队今年收成好,除了四百三的人头粮,还有粗粮呢,不愁吃不愁穿的,还是身子要紧。”
“采药还是不能放弃,您看家里这么多孩子好几年不得病,不就是因为景华姐你会医术吗?”
“噗嗤——你呀,真是孩子话。他们得病的时候多了,不过是好得快,外人不知道罢了。养孩子多费神啊,哪儿有不生病就长大的,我还记得大姐儿七岁那年烧得滚烫,我抱着她,鞋都没穿,光脚小跑去县医院,一量四十度,吓得我腿都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