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刘宏继续问,另外一边就有一个声音响起来了。
“来一壶茶。”
听到另外一边又有人在叫他,他立马就走了过去了。
刘宏听到这个卖茶老汉的话,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错,老百姓觉得好,那就是好。
从北往南,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人的生活富裕度直线上升,从这些百姓的神情体态,衣冠穿着方面,就能看出来南方的经济要比北方要发达。
这也跟刘宏的政策有关系,随着新政的全面施行,南方获得了大开发。
不因为别的,他们起步的早。
在刘宏开始推行新政的时候,南方的世家大族比较北方来说,不仅数量少,实力也差。
而在中原那里,世家扎堆,基本上每个郡县都有实力比较强悍的世家大族,在一开始的时候,让新政的推行阻力非常的大。
而刘宏最开始布局的地方就是在南边,这些地方的刺史都是宗室中人,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他们对于本地的掌控程度非常高。
就像是益州的蜀锦,这是最开始就开始的项目,还有糖业,在益州各地,种甘蔗这件事情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施行。
不仅仅是因为种植甘蔗能够得到税赋的减免,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种水稻和邻居家种甘蔗的差距非常的大。
种甘蔗能够直接被朝廷收购,而且底价不低,减少中间商赚差价,他们能够获取的利益已经比水稻高了不少,再加上朝廷减免的税赋,能够获取的利益已经能让他们不那么紧巴巴的过生活,甚至是积蓄个几年,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供得一个孩子读书上学。
这也有赖于刘宏的普及教育计划,在各地建立学堂,这是从一开始就在操办的事情,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这已经是一个普及性的教育。
老百姓穿有衣,吃有时,学有成,自然是安得生活,不会有其他想法。
而不像中平元年那样,黄巾之乱席卷天下,那些年死去的百姓数以万计。
当然这都不是多数,更多的人死在了贪官污吏,地主豪强的手上。
他们越是在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更加变本加厉,用低价换取田地,甚至是用低昂的价格逼迫良家卖儿卖女。
那段时间是真正的黑暗时候,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宏的新政让他们的生活得到肉眼可见的改变,他们对于这个大汉皇帝的忠心才会不断的上涨。
坐在茶摊上面,刘宏喝着嘴里的苦茶,看着人来人往的襄阳城门口,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阵子之后,才离开座位,准备往里面走去,一直站在身后的太监侍卫,如影随形。
到了城门口的时候,守城的士兵看到马夫给他们的令牌,他们瞳孔一缩,拦也不敢拦。
那是黑衣卫的令牌,现在谁不清楚,惹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惹那个一身黑衣的。
马夫驾驭马车长驱直入。
刘宏没有关注这个事情,他稍微侧开一点帘子,看到入城的百姓只是稍微进行了一个登记,就直接进去了,他的表情有点满意。
现在不同以往,在刘宏的新政之下,有黑衣卫的监控,他们实事求是的实行这些政策,入城的时候现在不需要收入城费,不过却是有了值班费。
按照新出的大汉律法来说,这叫出外勤,是有外勤补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