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凉州被破,那三辅地区就危已,进而大汉天下就岌岌可危。
当然这种还远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危机感并不是那么大,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对方的攻击。
而现在这种情况也不能去找替罪羊,毕竟派去迎战的两个人,一个是关西士族之人,一个是关东士族之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怕别人因此获利。
所以当朝廷的两股强大势力都有人在前线奋战,现在他们都不能相互攻击,不得不在这件事情上统一战线。
无论是谁的责任,都会牵连到另外一边。
在朝廷势头越来越颓废的关西更是不能放弃皇甫嵩,如果在军队方面都会落后的话,他们就会全面落后于另外一边,他们只能全力支持。
而关西世家大多以将门为主,在兵马方面非常强悍。
如果有他们的私兵加入,那情况会大有不同。
关东世家是以文人世子以及富裕闻名,所以在朝堂当中,他们的表现要更加优秀,在后勤方面以及谋士方面也能为军队提供最大的支持。
如果能得到两方的通力合作,想必此事易解。
现在的袁逢非常庆幸自己没有派自己儿子袁绍过去,但是明面上曹操也是他们这边的人马。
虽然他也考虑过放弃曹操,毕竟以此为依据,去打击关西世家,说不定能一击致命。
毕竟前线情况越差,他们受到的攻击就会强烈,如果前线溃败,说不定能够一举击溃他们,赶出朝堂。
但是曹嵩身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他们也不敢随意放弃曹操。
而且作为花费颇大的世家大族,也需要富甲天下的曹家支持。
而作为袁氏忠实的小弟,如果他们随意放弃跟随的家族,以后名声坏了,这种反噬之下,说不定他们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到时候两败俱伤。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被裹挟着,不得不去支持这场战争。
在他们的商榷当中,正在进行的事情却没有停止,不光是西北的战争还在进行。
刘宏的谋划也在推进,现在已经是冬季,如果要出军,也要到明年开春之后。
越往西北走,天气越荒凉,也更冷,没有出色的补给,他们没有办法前往前线。
这也是朝廷诸公,不着急立马定下的原因,他们要商量好各自出力的部分,如果建功,然后还要分摊功劳的大小。
而刘宏更多是作为一个压迫器,时刻提醒他们,时间不多了。
实际上刘宏在经过一年的盘算之后,各种新兴事物的发展,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测算。
他对在这个年代能够发展什么样的产物、经济作物以及能进行的制式改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整整一年的实验时间,虽然暂时获取的意义并不多。
但从长远来说,以后能得到的,远远不是现在这点东西可比。
时间就这样拖延,来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
也就是中平三年三月,事情的急迫程度,迫在眉睫,必须要得到一个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