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其实,韦应物根本没什么选择出路的余地,想要有尊严有人格地活着,只有靠自己的真本领重新进入仕途。
道路千万条,入仕只一条:读书。
从此,长安城中少了个任侠浪荡的富二代,多了个静下心来钻研书本的年轻人。
鉴于自己知识水平有限,韦应物戒了酒,坚持足不出户、鲜食寡欲,读书前必先打扫书房,再在书案边焚上一炉香,随即进入苦读状态,边读边思,很快就学有所得。
与此同时,为了恶补曾经不屑一顾的科考知识,韦应物还在太学报了个临时补习班,专攻考试题目。
沉迷学习日渐消瘦的韦应物逐渐发现,读书不但能增长见闻,还能磨炼意志。他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得失成败,什么叫修为担当;他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沉静,越来越知道旧日的时光是多么荒唐。
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也会爱上学习,爱上写诗;他更没想到,日后自己居然会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成为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诗坛明星。
安史之乱是国家的大不幸,却可以说是韦应物的大幸。
正是这场大动乱,让浪子不得已回头,并脱胎换骨成一个全新形象。
没有人生的剧烈变动,就不会有韦应物的自强不息,大唐诗坛也会损失一个伟大的诗人。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韦应物顺利实现再就业——任洛阳丞。这是他完全凭借个人努力辛勤耕耘后收获的果实。
与再就业同时起飞的,还有韦应物的诗作。默默研习好几年,他的诗作如井喷般不断涌现。
由于人生经历不同,韦应物并不具备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具备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那种描写塞外壮美景色的豪情,甚至虽与王维等人同属山水田园诗派,对于山水景色的刻画,也没有那么深邃,或像王维那样禅意绵绵、天高云淡。
他的诗作风格和曾经静心读书、自我反思的经历密切相关:他并不注重词句的雕琢、对仗的精准或是音律的和谐,而是完全将个人某时某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最自然古朴的词句展现出来,避免浮华以及情绪上的波动,真正剩下的,只有作者内心的清幽、自然。
比如他这首最著名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从来不愿刻意尝试融情于景或是人景合一,他就像是个独孤的旁观者,将幽草、黄鹂、春潮、孤舟这些物象当前的状态简单叙述出来,不露情感,就能让景色如画般铺展开,光影变幻、浓淡交替,以及大自然的一切动静状态都被调动起来,让诗作的韵味愈发清静悠长。
四
此后很多年,韦应物历任河南兵曹、朝请郎、京兆府功曹、鄠县县令、栎阳县令、尚书比部员外郎,总归都是一些七八品的小官。
他曾因惩办不法军卒被人诬陷丢掉官职,也曾因家境困顿心中大惭。
无论所处何种境遇,他都选择用诗来记录——生活困顿时,他感慨:“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视察灾情时,他愤懑:“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友人团聚时,他欣喜:“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思念家乡时,他悲叹:“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四十岁那年,爱妻元苹重病去世。此时家境相当困顿的韦应物,只能在长安城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里为爱妻举行葬礼。
可以说,如果没有爱妻多年来的照顾,特别是人生至暗时期里那些温暖的鼓励和呵护,就没有浪子回头,就没有如今响遏诗坛的韦应物。
肝肠寸断的韦应物亲手为爱妻写下墓志铭:“昧然其安,忽焉祸至,方将携手以偕老,不知中路之云诀。”终身未再续弦。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改任滁州刺史,后又转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
常年在地方任职,韦应物始终坚持着清静淡泊的品性,尽心竭力为百姓造福。
除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韦应物还有大量名作问世。
比如《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