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长河浪花集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 红柳护湾(第1页)

第二十章 红柳护湾(第1页)

天还没亮,戈壁滩被浓稠的黑暗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四下里寂静得让人心里直发慌。张志成和王力站在队伍前列,队员们身姿笔挺,整齐列队,每个人脸上都紧绷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

“传令员!”张志成猛地转过身,扯着嗓子对身后吼道,“你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艾克拜江,就说咱们这工程马上开工,让他赶紧过来!路上小心,别出岔子!”

“是,张工!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传令员胸脯一挺,毫不犹豫地大声回应,动作麻利地翻身上马,狠狠一甩缰绳,快马加鞭朝着村落的方向飞驰而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张志成再次转回身,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扯着嗓子喊道:“兄弟们呐,这水利工程能不能成,就全看这一回了!咱们背后是无数双期盼的眼睛,是这片干涸土地的未来!都给我把精气神提到嗓子眼儿,使出浑身解数,哪怕拼了这条命,也不能掉链子!”

“保证完成任务!死也要把这勘测做好!”队员们齐声回应,声音震得戈壁滩上的沙石都跟着微微颤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绝与坚毅。紧接着,大家扛起仪器,迈着坚定的步子,走进了这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脚下的沙石被踩得嘎吱嘎吱响,每走一步,沙尘就猛地腾起,在昏暗中肆意翻涌,只能瞧见大伙的身影在沙尘里隐隐约约。

张志成走在最前面,双手紧紧攥着地图和指南针,指节都因用力泛白了。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周围的地形,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起伏。昨晚讨论的方案,在他脑袋里不停地打转,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他都翻来覆去琢磨了无数遍。他心里清楚,这勘测可是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哪怕出一丁点差错,就如同一颗螺丝没拧对地方,后续工程就得跟着出一连串大问题,说不定整个工程就这么泡汤了,所以他丝毫不敢松懈。

“大家注意!”张志成突然回过头,扯着已经有些沙哑的嗓子喊道,“前面有个低洼地,按方案来看,这儿是引导水流的关键地方!”

队员们迅速散开,动作娴熟、干净利落地架起测量仪器。大刘和小张负责操作水准仪,大刘微微弓着背,双手稳稳地转动旋钮,眼睛紧紧贴在目镜上,额头上布满汗珠,那些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滚落,滴在沙地上瞬间消失。

“小张,盯紧咯!”大刘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紧张与专注,“这水准仪可就是咱们的命根子,它的精度要是出了问题,数据就全废了,整个工程也就跟着完蛋,咱们这么久的努力可就都打水漂了!”

“放心吧,刘哥,我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这数据要是记错一个小数点,我拿脑袋给大伙赔罪!”小张半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眼神一刻也不离开大刘的操作,身体微微前倾,像一张拉满了随时待发的弓。

过了一会儿,大刘的数据报给一名技术骨干看,那人直起身子,脸上满是忧虑,对张志成说道:“张工,这儿的地势比咱们预估的要低一些,根据伯努利原理,水流从这儿经过的时候,流速和方向大概率会受到影响。这影响可不小啊,弄不好整个工程规划都得推倒重来。”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把复杂的情况解释清楚。

张志成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声音低沉却透着沉稳:“详细记录下来,一个细节都别落下。等回去之后,咱们再对照方案评估。大家继续往前走,多留意周围有没有特殊地形。”

队伍继续前行,太阳渐渐升高,戈壁滩上的温度像坐了火箭似的直线蹿升。强烈的阳光照在沙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这鬼天气,一会儿冷得人骨头都打哆嗦,一会儿又热得像被扔进了火炉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再这么下去,我都快坚持不住了。”小张停下脚步,用袖子胡乱擦了擦脸上不断冒出的汗珠,忍不住抱怨起来,声音里满是疲惫和无奈,被热浪裹挟着,显得有气无力。

“别抱怨了!”张志成停下脚步,转过身,提高音量,尽量温和却又有力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理解与坚定,“小张,你想想咱们为啥来这儿,咱们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获生机,为了让这儿的人能喝上干净的水,能过上好日子。这些数据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关系着无数人的未来,大家再咬咬牙坚持坚持。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挺过去,咱们就赢了!”

“志成,前面好像有一片胡杨林,看着挺茂密的,咱们要穿过去,估计得费一番功夫。不过这胡杨林看着就不一般,说不定对咱们的工程有大用处。”王力眯着眼,手指着前方,大声喊道。

张志成手搭凉棚,仔细观察了许久,缓缓说道:“大家小心点往前走,可千万别把仪器弄坏了。这片胡杨林说不定对水流有涵养作用,咱们得记一下树的密度、和水源距离的一些情况。”

“张工,这胡杨林要是真能涵养水源,那对咱们这水利工程可帮大忙了。说不定有了它,咱们的工程能事半功倍呢!”小李在一旁,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道。

张志成微微点头,回应道,眼神坚定又充满期待:“是啊,所以大家都仔细点,可别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工程更完美。”

队伍小心翼翼地朝着胡杨林走去,脚下的沙地变得愈发松软,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把深陷的双脚拔出来。胡杨林越来越近,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这胡杨林看着可真壮观,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小张一边艰难地从胡杨林里钻出来,一边感慨道,声音里满是对大自然的敬畏。

“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这些树可都是这片土地的宝贝,守护着这里呢!在我老家,这么粗的树,都是好多人的干亲!”大刘拍了拍小张的肩膀,接话道,目光在胡杨林间穿梭。

胡杨林外,是一处河湾。这是塔里木河的天然河湾,河水在这里蜿蜒。周边是一大片河漫滩,生长着芦苇、红柳等耐旱植物。

张志成大声喊道:“大家注意了,这儿是关键区域,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容不得半点差错!”说完,他和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小李和小赵负责测量河湾的宽度,此刻的河湾,水流奔腾。小李双手紧紧握住木质标杆,用力将其插入河湾一侧的泥土中,小赵则双手紧紧拉着皮尺,小心翼翼地踏入河中。河水冰冷刺骨,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击着他的双腿,好几次差点将他冲倒,皮尺也被水流扯得左摇右摆。“小李,稳住标杆!这水太野了!”小赵扯着嗓子大喊。小李双腿扎成马步,双手死死扶住标杆,回应道:“放心,我在呢,你小心点!”两人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测量出河湾最窄处宽度约为5米,最宽处约23米。为确保数据准确,他们又在不同时段反复测量,运用误差分析方法,得出更为精确可靠的河湾宽度数据。

大刘和小张负责测量河湾的深度。大刘双手稳稳地握住测绳,将重锤缓缓放下河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测绳上的刻度。“小张,看仔细了,快到河底了!”大刘喊道。小张蹲在一旁,拿着记录板和铅笔,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刘的动作,大声回应:“记下了,这儿深度大概2。55米!”他们沿着河湾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发现河湾深度在2-3。5米之间变化,还绘制了详细的河湾深度剖面图。

老陈负责测量河湾的坡度,他蹲在河岸边,拿出简易的坡度仪,将其底部紧紧贴在地面上,双手微微颤抖,转动旋钮,调整角度。每测量一个坡面,他都要反复确认坡度仪的摆放位置。经过在多个坡面测量,得出河湾岸边平均坡度约为15°,他还对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估。

“张工,这儿地形特殊,要是能合理利用,对水利工程肯定大有益处。”一个技术骨干说道。

张志成点了点头说:“大家散开,把地形数据全方位都测一下,包括河湾的宽度、深度、坡度,还有地质结构。一定要保证水流能按照咱们的规划流动。”

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河湾部分河岸有坍塌的迹象,这让张志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这个河湾对于总干渠以及总干渠附带的一系列水利设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