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理想的翅膀原文 > 02(第1页)

02(第1页)

名师小花

小花是个普通的山村教师。她就像家乡路畔、田埂、山梁上随处灿烂的山花一样,坚守着乡村教育。前几年,因农村学校撤并,她幸运地搭上进城的末班车,成了市里重点中学的教师。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以为自己就永远在这山坳里花开花落了。

小花工作起来执着认真,学生们都很认可她,她的教育教学成绩节节攀升。可学校每年评优选先总是没有她,她常常为此苦闷、彷徨、想不通。

她找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寻问原因,可领导们像早就商量好了似的,一个腔调对她说,年轻人要踏实工作,别老惦记着荣誉。她就不明白,干工作时就想到了她,哪个班管理难度大,就分配给她;什么工作没人干,就推给她。上级示范学校评估、文明校园创建等都要她加班加点,校长夸赞她对数字敏感,逻辑思维能力强,让她整理各种资料。那优秀教师咋就没有她?每每想到这些,小花的眼里就蓄满了泪。她对工作没了干劲,对生活也感到茫然。

虹是小花的同学,在政府部门上班,是单位的科长。虹在上学时就是同学们公认的“假小子”。她知道了小花的困扰后,也很气愤,说要为她鸣不平。在虹的心里,小花早就应该是名师了,可现实让她们很失望。

虹鼓励小花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写成文字材料,通过她转交给县委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小花也没有多想,回家后一口气写了上万字,连夜发到了虹的邮箱。发完,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就倒在了沙发里。但心里却忐忑不安。

她对自己这样的做法有些怀疑,这毕竟不是她的初衷,但现实又让她无奈。

她如今五十出头了,没有被评选为优秀或先进,职称就评不了;职称评不上,待遇就上不去,个人问题一塌糊涂,生活前景一片茫然,她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

一周后,学校通知小花去县教体局,局长亲自接见了她。见到局长,小花就感到亲切。局长没有横眉冷对,而是很真诚地批评她:你这么优秀的人,教体局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怎么就没听过你的名字?你啊,只知埋头工作,不知道展示和宣传自己。现在已接近年终了,这个年度的评优树模工作已经快结束了,以后评优选先一定要优先考虑你这样的好同志。局长还打开笔记本,仔细记下“王小花”这个名字。局长还感叹地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基层这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实人。

“局长,有您这话,我就知足了!我给局长您添麻烦了!”她心里美滋滋的,压抑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一切都释然了。在小花起身告辞时,办公室王主任送来了一份文件,让局长阅审。局长叫住了她,微笑着说:“区妇联给咱教体系统分配了一个参评好媳妇的名额,这个我看你就合适啊!”

“局长,这个我就不用了!”她说。

“没事!我让办公室转到你们学校,并通知校长让他立即按程序申报。”

“我真不要!”小花说得很坚决,“我单身已经多年了。”

局长很尴尬,笑容僵在了脸上。

“那好,开年后,表彰的荣誉多,你把我微信加上,有事常联系,也好让我向你这位名师学习学习。说句心里话,我从基层乡镇到教体局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比较生疏,还是个外行,要多向你们这些名师学习呢。”

局长就是局长,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加了局长的微信,小花出了机关办公大楼。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这是她在这城里生活这么多年,见过的最蓝的天。

有了局长的微信,小花就把自己每天工作认真梳理并编辑后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为了突出高度,她参考网上一些名师工作室的博客内容,借鉴名师们的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她想,自己在行动上一定要向名师看齐。努力!再努力!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局长给她点赞,小花就心花怒放、美滋滋的。

她坚持每天编发,雷打不动。双休日,没有教学活动的时候,小花就转发一些关于教育理论前沿的文章、写一些教育教学感悟。她从不发负能量的或游山玩水的,或小女人小情调的内容,她觉得那太低俗了。她要进步,她要实现人生的转折和提升。

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小花都积极地冲在前列。她代的学生综合能力测试也名列前茅。学生家长们联合给小花送来了鲜艳的锦旗。她把和家长们的合影发到微信朋友圈里,点赞留言都刷屏了。

这些日子,让小花郁闷的是,局长很久没给她点赞了。她告诉同学虹,虹笑了:局长的朋友圈里上千人都不止,他要工作要生活,忙得分不开身,所以不点赞也正常。你就发你的,别管别人在意不在意。做啥事,贵在持之以恒。要相信,你已经是名师了。虹的一番话,又让小花欢欣鼓舞。

一年后,小花在全县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见到了局长。他已荣升为县级领导。他祝贺小花获得优秀教师称号,还亲自给她颁发了奖牌。

为了孩子

秦健和王文是同学。他们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一起分配到了红岭中学任教。两个帅气的年轻人走进校园,校长脸上乐开了花。他忙前忙后地给他们安排着住处、让灶房的烧水工帮他们打扫房间卫生。几年了,这所学校都没有分来过新教师,见有新人分来,教工们都很稀奇,也很热情。

学校安排秦健和王文分别担任初一两个班的班主任。上岗就让带班,这在塬下学校任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可见山里学校多么缺教师。他俩就珍惜这难得的锻炼机会,踊跃接受了工作。压力就是动力,两位年轻人主动请教老教师,虚心学习,努力工作。

然而,意外的事件发生了:初一(2)班一个学生出走了。班主任是王文。这个孩子有厌学情绪,多次迟到、旷课,拒交作业,王文就狠狠地批评了他,罚站了几次,孩子非但没有交作业,反而离家出走了。

孩子的爷爷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找到班主任王文,说孩子出走是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的,要求学校承担责任。老人家大吵大嚷,脸上写满了对学校的愤怒。年轻教师王文不知所措,立即报告了校长。

在全体教师会上,校长严厉批评了王文,说他教育方法的确存在问题,要求他认真反思,写出书面检讨。这件事对年轻教师王文产生了巨大压力,他十分沮丧和悲观,都有了辞职的念头。

“校长,孩子出走是我上课时发现问题后批评他而导致的,我有责任。”秦健找到校长,要求承担责任,他给初一(2)班教数学。王文欲说什么,被秦健坚决地制止了。

秦健带着王文,买了糕点和水果,去那孩子家了解情况。他们得知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平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天,孩子回到家给爷爷奶奶撒了谎,说同学欺负他,老师瞧不起他,他上不成学了,要出去打工挣钱。孩子平日性情就烈,爷爷奶奶一切都宠着他,也就没有在意。第二天,才发现孩子离家出走了。

秦健和王文安慰着孩子的爷爷奶奶,分析孩子有可能去的地方。临别前,他们向老人要了孩子父母的电话,与在南方打工的孩子父亲进行了沟通,让他安心务工,并提醒他,如果孩子与他联系了,请别责怪孩子,及时把信息反馈给班主任。

他们告别孩子的爷爷奶奶,骑上摩托车,去附近的街镇寻找了孩子家所有的亲戚家以及塬下的砖瓦厂、街镇上的饭馆……几天的苦苦寻找,仍不见孩子的踪影,但他们没有泄气,仍然坚持寻找。

两个星期后,孩子的父亲打电话给秦健,说孩子在西安一家饭店打工,活儿又重又累,撑不住了,向他求救。可家长只知道在西安,具体位置却不清楚。秦健和王文就凭着家长给的一个固定公用电话号码,到电信公司查询,确定具体位置;再围绕着这部公用电话,在附近所有的饭馆寻人。

三天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孩子。

星期天下午夜幕降临时,秦健和王文带着孩子回到了村里。他们推开他家的院门,把孩子交给了他的爷爷奶奶。老人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凶劲,而把“感谢”说了无数遍。

两天后,爷爷牵着孙子,拿着村干部帮忙写的《感谢信》,来到了学校。他对校长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把大红的《感谢信》双手交给了校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