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家兄朱由校TXT免费 > 第八十九章 互市贸易的物资(第1页)

第八十九章 互市贸易的物资(第1页)

蜂窝煤、这是一种技术难度不高,但是对于寒冷地区人口来说极为便利的产物。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在明末小冰河即将到来的时代,这样的东西只要点上五六个,用特制的炉子点燃存放,完全可以温暖十几平的小蒙古包一晚。

它的热效率,要比柴火好上太多,而成本也要便宜不少。

朱由检要做的,就是用蜂窝煤收割北方的蒙古人。

因此、等他从京城带来的三种煤炭和泥土带到的时候,他就对工匠们讲解道:

“这蜂窝煤的形状是这样的。”他掏出一张纸,上面画上了后世可见的蜂窝煤炉子和蜂窝煤形状。

“这蜂窝煤的炉子可以用铁皮包着土,也可以直接用陶土来炼制。”朱由检讲解道:

“将煤块和土、按照一两比三钱的方式打成粉末,随后和水揉捏,丢入模具中塑造成型,等干燥后取出就行。”

“这种蜂窝煤,一旦制成、上火不快,但是持续时间长,放入炉子中封炉后、可以一个时辰不灭,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烟雾。”

“不过只要在炉子上方修建一个口子,安上一个竹管,就能把烟引到屋外。”

“至于掺土的比例,可以按照煤渣的质量来掺放,优质可以多掺一两百斤土。”

朱由检说完、便期待的看向了各位工匠。

至于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东西,只觉得十分新颖。

没有像其他中的一样,笑着说这东西怎么怎么简单,而是犹豫再三后,才小心翼翼道:

“若是真如殿下所说那么简单,那么草民等人可以一试。”

只是说一试、而是没有拍着胸口说一定能做出。

这很符合人性,而朱由检也对曹化淳道:

“给他们五百两银子,再叫其他工匠就地取材。”

“在军营东边十里外修建一个一百亩的邬堡,调一个千户的人马驻守。”

说完、朱由检又对工匠道:

“研究出这个东西,你们每人赏银一百两,昌平荒地每人十亩。”

“研究不出来也不责罚你们。”

“谢殿下!”听到这话、所有工匠纷纷跪下,双手抱拳感谢朱由检。

由此可以看得出、即便发展到了晚明,匠户的地位依旧很低。

军户制,并非要求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只是每家每一代都要有一人前去当军户罢了,匠户也是如此。

这群成了匠户的人,背后的小家族中,必然有人过的不错,毕竟是京城武功三卫的匠户,说不定还有个亲戚为官。

自宋朝开始,发展到元朝后,朝廷对基础教育上心已经是历史轨迹了。

明朝接力后,朱元章下令各地立社学,延请师儒以教民间子弟。

百年过去、朱祁镇又命朝廷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

成化年间、江南地区更是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到了弘治年间,朱佑樘再次明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并以江南为例、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15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这便是最早的强制义务教育。

有记录的明代社学一共1438所,几乎保证每个县都有一所社学。

这还是有记录的,很多还是没有记录的,因此到了正德年间,明朝行业开始步入正轨,在晚明进入巅峰。

因此、在明代会读书写字并不奇怪,只不过碍于社学不足,大部分百姓还是需要交钱,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所以,如武功三卫这样的工匠,身后保不准是有不少读书人帮衬的。

朱由检也没有什么责罚他们的意思,招呼他们仔细研究后,便叫人带了他们下去了。

只是等他们下去后,朱由检想起了社学的事情,因此对曹化淳道:

“九边子弟遗霜,和养济院孤儿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正要和殿下您说这件事。”曹化淳行礼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