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老乡请淡定拼音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纪录片(第3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纪录片(第3页)

……

吃过饭赵起武回去喂了一下金子,然后准备出发的时候,想了想把金子就带上了。

现在它个头太大,有些时候带街上不合适,万一吓到小朋友呢!

但是也不能一到京城就让它一直在院子里,太委屈它了。

正好这会儿中午头的,天气这么热,路上人不多,就带上它、

到了古玩市场,溜达到杨老板的小店里。

杨老板挺惊喜:“赵老板,你这是带金子来遛弯了!你可是大忙人,欠我的早餐什么时候请?”

金子这个名字起的就是好,但凡是听过的,基本都能记住。

“不急不急,我人都来了,能少得了你一顿早餐嘛!”赵起武说着把金子带到角落里,让它趴这里待着。“闲着没事儿,来找你唠唠。你能给咱讲点古董知识不?”

“你就说从什么朝代开始讲吧?”老杨哈哈一笑。“是瓷器还是铜器,书画还是玉器,没有你杨哥不懂的。不是给你吹,你别看我店小,我在这经营十来年,就没打过眼!”

“你吹,你使劲吹!”老杨正说的起劲儿,外边进来一老头,一进门就揭穿了他。“你敢发个誓,说你要是被打过眼,就让……你那个听风瓶掉下来吗?”

看着老头伸手一指,老杨一阵紧张:“别别别,佟大爷,我改了这吹牛的毛病行不行?这瓶子你也知道来历,非得拿它说事儿吗?”

佟大爷哈哈一笑:“算了,你有客人在,我待会儿再来。本来想找你下棋呢,人老了瞌睡少,中午头也睡不着。你忙着,我等会儿来。”

“那行,你慢走啊!”老杨目送老头离开,再转过头就有些尴尬。“那个,其实咱也就打眼过那么一两次,做这行当的,谁还没打过眼啊!你说是不是?”

赵起武呵呵一笑,脸上的表情就说明了一切。

“你不信是吧?”老杨来劲儿了,转身从身后最高处的货架上拿下来一个铜香炉。“来来来,我让你长长见识。你能看出来这玩意儿是假的吗?”

“它是假的吗?那你还把它摆那么高?”赵起武懂个屁,他就觉得这铜炉挺好看,既然叫铜炉,想必也是铜做的。

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老杨也是一时上头,听赵起武的问话,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笑笑:“忘了你都不懂这个,正好,拿下来了我就给你讲讲。”

赵起武对这个挺感兴趣的:“行啊,这个是假的,我能摸摸吗?”

“随便看,只要你不摔怎么玩都行。”老杨把铜炉往他这边一推。“我给你说,这个行当呀,生意做着就是你坑我我坑他,想当初……”

故事就没新鲜的,无非是有人假扮成乡里人,或者压根就是个乡里人,那东西来卖,他老杨没看好,花大价钱买了个假货。

赵起武听着故事,忍不住插嘴道:“我觉得这个挺好看的呀!你说那边的是真的,我看那边的还没这个好看呢!”

“嗨!”老杨喝了口茶,给自己添点水又给他加了点水。“你这……我这半天都白说了!这可是古董行当,有用好看不好看来鉴别东西的吗?”

“反正我觉得这个挺好看,我就打算回头给家里摆几个,多大气啊!”赵起武死不认错。“这个还有点小,回头我买个大的,摆院子里。”

“你这不是闲的吗?也不怕别人看见了笑话?”

“不怕。我就是不懂,图个好看,有啥怕被人笑的。”

“……”

俩人斗了几句话,才把话题又转移到铜炉上。

老杨说道:“其实这玩意儿真的能唬人,如果没有高深的本事儿,根本就看不出来假货。不瞒你说,我特意把它摆在这上面,两三年了,能看出来的不超过三个”

顿了一下继续补充:“其中还有一个,是历史系的教授,人家是凭专业知识,根据年代和这个铜炉的外表见鉴定的。这个玩意儿做的有技术含量,一般人真看不出来的。”

赵起武看到现在还是觉得挺好看的:“反正我是看不出来,我就知道它是个铜的。”

老杨听了他的话哈哈直笑:“也不是你一个人这样。我当初也是贪心,其实咱们这是禁止交易夏商周的青铜器的,所以市面有的,基本都是假的。特别是往外卖,那更不允许。以前千岛国就抢走咱们不少好东西,现在他们那还拿出来当国宝展览,现在不是要不回来嘛!”

“当时见了这个铜炉,我想着偷偷买下来藏着,没事儿自己看……唉,要不说人就不能贪心呢!搞收藏的人都这样,总想藏个别人没有的。”

赵起武就问:“那这种东西是哪儿做出来的,回头我去买几个,摆我屋里去,反正认出来的不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