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细水长流与君同 > 181(第1页)

181(第1页)

“庙堂如此,天下人如何自处?若是脊梁撑不住那顶乌纱帽,自可辞官归隐,含饴弄孙,朕不会要了你们的命。”

“但我大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若有人再胆敢提及西逃南迁,祸乱人心……不论何人,即刻问斩!”

“都听明白了吗?”陆景渊俯视着几个垂头丧气,讷讷不敢言的朝臣,将手中的折子砸了出去,平日里总是不喜不怒的声音也染上了怒火。

“陛下圣明!”众臣顿时被吓得又跪了一地,先前义正言辞的几人匆匆擦去眼角的泪珠,头都恨不得埋到地砖里不要见人。

不过这殿上并非所有人都像这般畏缩不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更多的人如王锦玉一般奉行君子死国,若家国沦丧,与皇都共葬便是他们最好的的归宿。

因为十万禁军早已北上,陆景渊此去无军随行,自然没多少可准备的,因此当亲征的旨意还未传遍天下时,长安城北的城门便已打开。

长安城一阵静默,满目希冀地目送新帝北上,好像在看着长夜中最后一抹辉光,即使他们并不知晓结局几何。当陆擎洲战死,冀州失陷时,整片北地有许多人拖家带口南下逃难,可更多的人却难以割舍故乡,选择留在此处等待宣判。

“我恐怕没几年可活了。”陆景昭坐在轮椅上,呼啸的北风将她的额发吹乱,却迷不了那双冷锐的双眼,但若是仔细看,却能看到那双眼眸深处涌动的泪光,“不想漂泊无依,更不想客死他乡。”

“皇兄自诩善为天下,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并非易事,”

陆景渊垂眸望着眼前尚且稚嫩的少女,目光深处亦有光芒闪动,但他却仍没有作出任何承诺,而当他转身离开时时,身后又传来了一道被风卷得模糊不清的声音:

“可是我从未怀疑过皇兄……可以为这天下带来一个太平盛世。”

即使世间星移斗转,他们已经横亘了太多恩怨情仇,即使她恨命运不公,此生注定如流星转瞬即逝。

但陆景渊的脚步却也只停顿了一瞬而已,他翻身上马没有回头,随风鼓动的玄色衣袍在阳光下闪耀着浅金色的流光。

长安离弘化至多不过两三日的路程,自出城开始,越往北走视野便越是开阔,隐见凋敝的草地绵延铺展,覆盖在起伏和缓的山丘之上,当月光照撒落又有微风拂过时,草原浪涌如同波涛。

营地上方的坡地高处,“铿”的数声脆响过后,如霜的刀光闪过,一柄长刀被挑落在地。

“距我上次见你已经过了九年,九年时间,你的刀法居然就这点进步,与毫无进益有何区别!”陆印脸色黑如锅底,不耐地将手中的长刀插在了地上,嘴上仍是说个不停。

“把陆家子孙养得骨头都软了,全是他重文轻武干出来的好事!”虽然陆印没有点明,但他显然是在骂自家已故多年的皇兄。

虽然磋磨至今,陆印早就对陆家没多少好感了,但他终究姓陆,自然看不得自家门庭破落。

“短短几十年,宗室破落至此,现在还有几个人还记得这大虞的天下是陆家人打来的?赵家算什么东西?要是他们真有那么大能耐,当年这天下怎么不是姓赵的来坐?”

“皇叔慎言,赵家血战至今,满门忠烈,并非高居庙堂的闲人可以诋毁。”陆景渊神色不变,接过薛寒递来的长刀,抚着冰凉的刀刃又继续道,

“皇叔切莫误会,皇叔不慕庙堂,逍遥人世数十年,让朕颇为羡慕。”

陆印闻言脸色更黑,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听不出他话中夹枪带棒,这不就是在骂他还不如中正殿上那些只会摇唇鼓舌的废物吗?

“私下如何朕从不计较。”陆景渊收刀入鞘,又淡声道,“但若在人前,还请皇叔谨言慎行,别说了不该说的话。”

“夜深露重,皇叔早些回去休息。”陆景渊说罢便将长刀递给薛寒,转身拂袖而去。

远山凝如浓墨,陆景渊踩着酥软的草地一路往营帐走去,耳边是薛寒一刻不停的禀告。

许是看着陆景渊兴致不高,薛寒说着说着便没了声,顿了半晌后灵机一动,挑了些没那么沉重的事情来说:“侯爷先前交代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保准陛下到时候威风八面。”

“……”陆景渊脚步顿了一下,立刻从记忆中把这事给翻了出来。

那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当时谢樽回到武威后听说北境天降神迹,又给乌兰图雅长了好大脸面,于是顿时福至心灵,觉得自家也断然不能落于人后,遂修书一封送回长安,让薛寒等人精心准备,打算在合适的时机给陆景渊也弄个震撼天下的神迹。

至于那神迹究竟是个怎样的安排……陆景渊还真不知道。

当时送到他案前的书信里只有一两页简单地告知了此事,有关计划的部分被另外封存,还写了一排大字说不准他看,他便也眉梢一挑直接把信交给了薛寒,还好薛寒久经沙场,对此他们二人的奇怪行为已然见怪不怪。

“你倒是他说什么便干什么。”陆景渊哭笑不得道,说实话他已经把这事给忘了。

“这不是陛下交代的嘛,臣怎敢不从?”薛寒立刻嘿嘿一笑,见陆景渊眉眼舒展开来,自己也不由地跟着开心了不少,

“侯爷很是用心。说来这种事臣竟还不是第一次做呢,还记得当年禾囿秋狩,陛下和侯爷不知为何要找什么神兔,那兔子也是臣连夜去捉,盯着一只一只在眉心点了红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