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璇玑图多少首诗 > 05三生殿里论道(第1页)

05三生殿里论道(第1页)

横渠先生对着众人继续说道:“大师,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魂魄不离形质,而非形质也,形质亡而魂魄存,是人所归也,故从鬼。人的生命本由天地和合而成,最终又归于天地本源。《礼记?祭法》中记载: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万物都在此规则中。”秦厚林睁大了眼睛听着横渠先生讲解生死与命运的关系。

真靖道长脸上升起了一团疑云,问道:“先生,照《礼记?祭法》所说生于天地之间皆曰命,那么他是否否定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下来就为命运所左右的话,那么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干了,就等着命运的安排了。”

横渠先生笑了笑解释着了然大师的疑虑:“大师,孔子并没有就此否定死亡于人生之意义。招魂与祭祀是人类的尽爱之道。人们扶柩而哭,披麻戴孝,袒衣散发,都是人类爱心及敬神的体现。他一方面教导人们厚葬尸体,让人的肉身在土地本源中得到深深的慰籍,另一方面,又鼓励人们用思念和灵牌来保佑那逝去的灵魂归于正途,永远不要迷失于这来去之路。魂兮归来,永远不要忘了,你的生命曾在这里驻足。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活人与死人相安无事,彼此为对方在各自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互相安慰的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屈原,他将一生的感情和心血都留给了楚国。我们可以在《招魂》中看到他的那颗苦心。”

秦厚林在横渠先生的话语中似乎梳理出了一点关于生死的头绪,似乎什么也没有,就像淡淡的烟雾看得见却抓不住,还是一脸茫然的问:“先生,儒家生死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横渠先生将看着一脸茫然的秦厚林笑了笑说:“小伙子,看来我说的复杂了。简单地说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生时应尽自己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之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即修道讲学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以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秦厚林的眼前飘过雾气蒙蒙的凤凰山,山上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而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而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秦厚林走在山间小道上鸟语花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