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清隐龙最讨厌的9个身份 > 043 东暖阁小朝会(第2页)

043 东暖阁小朝会(第2页)

还没等满臣们驳斥他呢,突然有一个声音毫无感情的传了出来“启禀皇上、太后,不知道这工业特区要放在哪一个衙门主管呢?按理说这应该是工部的差事吧,但是里面又涉及到了跟洋人沟通的事务,这又是总理衙门的差事……”

“不仅如此,安排军队修造城墙,建军营这又是兵部的差事。甚至连教化周边民心,避免洋人蛊惑,这些是礼部的事务……说来说去,这件事各部衙门都要配合,不知道朝廷准备怎么协调?另外,这件事牵头总负责人不知道朝廷有没有人选啊?”

动手了,清流这就正是开始动手了。不光两宫太后还有重臣们都惊醒起来了,就连同治皇帝也嗅出不一样的味道了。

清流自古都是以人多、组织差著称,一般来说除了嚷嚷的凶之外,真没什么人能期待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情,但是清流的领袖可不一样了,这种人基本上都是全国知名的儒臣,声望能力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实干派督抚。

如果皇帝遇到这样的大臣,说实话还真的挺头疼。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尤其是面前这位,以刚正不阿为代表的翁同龢,就是各方势力都不容小觑的清流领袖。

翁同龢,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要职。您看看,历史上的翁同龢就是这么牛 逼。直到戊戌变法之后,才因为学生们的牵连而被罢官回乡。

而同治四年的翁同龢,已经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这可以说就是帝师的待遇了。而这时候的他,才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被推为清流领袖这几乎就是朝野公认的。

帝师开口了,就连皇帝和太后都要给点面子,慈禧和慈安没说话,小皇帝同治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有奕?开口了“叔平啊,咱们这不是在商议吗,一切都没定呢,都没定呢……”

翁同龢微微一笑“微臣就是随意一问,只是想提醒一下朝堂上的诸位,我圣朝入关后鼎定江山,一路上所遇风雨颇多,但是满汉一体总能渡过危机,这靠的是什么?靠的还是圣人的显学稳定了一国人心。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显学没落了,咱们这个朝廷不知道还能坚持几天啊?”

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不说话了,如果是普通官员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早就被呵斥罢官了,但是人家清流领袖说出来,满暖阁的君臣全都哑火了。

威胁啊,这就是裸的威胁,两宫太后还有满臣高层们全听明白了,如果大清真的放弃显学开始推广西学了,那么面对的绝对是这群儒生的全面反攻,他们代表的可是大清国势力最庞大的地主阶级啊。第一时间更新

这时候曾国荃心里都乐开花了,心说你们斗吧,反正朝堂上要是强行通过了工业特区的计划,我们湘军至少要分到两个,我们打死不吃亏。

如果朝堂和这帮清流闹翻了,哈哈哈,这更好了,我们湘军有的是官位容纳这些儒臣们,有了他们的支持,你爱新觉罗家还能臭美几天呢?

美啊,曾国荃如同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浑身畅快。但是相对应的则是满臣们的偃旗息鼓了。奕?赶紧开解“叔平啊,这话是何意?朝廷什么时候说过要推广西学了?圣人的显学永远是治国之根本,这是老祖宗定下了的铁律,你何必担心呢……”

就在这时候,同治小皇帝突然开口了“翁师……如果我们不搞工业特区,不造洋枪洋炮,那么洋人再一次打过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翁同龢大笑了一声“哈哈,陛下参的还是不够透啊,洋人虽然船坚炮利但是面对我们大清如此广大的土地,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大家回想一下洋人的历次用兵,道光年间英夷炮击广州城,然后一路北上攻打沿海各城,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根本没有深入内陆,这是为什么呢?”

“还不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深入内陆的能力!我大清山山水水绵延百万里,你让洋人来打啊!用不了几百里地就能活活的拖死他们,让他们连枪弹补给都没法保证。这就是我们大清最大的依仗。”

好家伙,肖乐天要是在这里立马就得挑大拇哥啊,这翁同龢有几分蒋校长的风采啊,居然明白什么叫战略纵深,居然知道用空间换取时间。

“至于说四年前,那是英法还有俄罗斯蛮夷,趁我大清内乱之时背后下手,我们腹背受敌才遭此横祸,此战非战之罪也,而是输在了政局。如果长毛未曾作乱,请问在下他们英法两夷敢深入内陆来吗?”

翁同龢的话当时震的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了,九岁的同治微微点头好像有了几分明悟,甚至连曾国荃都不得不在心里数大拇指了。

“不愧是清流领袖,这点见识就不是一般腐儒能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