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官场风流之石更 > 第九百二十二章 新规划二(第1页)

第九百二十二章 新规划二(第1页)

谢芷不清楚胡林在知道熊文斌提出的新规划方案后,反应会强烈到什么地步,但她能知道,新规划方案对徐沛的吸引力会有多大。

淮海政府建设基金,最早由沈淮在霞浦以财政拔款的形式成立,以用于推动霞浦县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之后为了获得徐沛支持梅钢进入徐城发展、熊文斌在徐城立足,沈淮同意将建设基金的管理权交给省政府及淮海湾经济区发展领导小组,并继续从霞浦县财政拔款注入建设基金,以实际行动响应徐沛在省里提出的地方政府之间财税分配新调整。

不过,由于建设基金的前期以及后续都主要由霞浦县财政拔款投入,徐沛也不好意思吃相太难看,真就直接将这个基金掌握自己的手里来,权衡再三,还是请梅钢系的老将、东华前市委书记吴海峰出面担任理事长,管理、领导建设基金。

然而真要将淮海政府建设基金跟淮海融投发展成淮海经济区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的两大支柱,徐沛怎么可能真就甘心将建设基金的控制权继续留给梅钢掌握?

而就沈淮及梅钢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头、不戴那么大的帽子,关系本来就很脆弱,继续独掌建设基金的控制权,引起徐沛等大佬的猜忌跟离心,不是什么好事。

融信拿下滨江地块,比原计划要多掏出十个亿。

这十亿对徐城市政府而言,就是计划外的额外收入——徐沛要是推动将这十亿注入建设基金,徐沛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向建设基金理事会、管理层派遣嫡系,使建设基金的运转正规划,又不脱离他的掌握。

而这十个亿将来会用于城东大道及跨江大桥的建设,对徐城市来说并无什么实际性的损失,同时还能保证徐城市在淮海经济区里的地位及影响力不至于叫东华压下去。

徐沛、熊文斌去推动这件事,徐城市地方上的支持声音也会很大,周任军想反对也是独掌难支。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不需要在城东大道上投入这么多的资金。

城东大道的建设方案,也不是今天才有人提出来,但此前的建设方案,相比较熊文斌提的新方案,是个阉割版。

城东大道早初是作为徐城的东环城公路进行规划设计,预算投入才两个亿;要是从城东大道南端建跨江大桥衔接南岸,仅这座近四公里长的六车道公路大桥,投资就要再额外增加近十个亿。

虽然渚南方面一直请求、呼吁,但不用周任军那边拖后腿,徐沛最终也只同意在城东大道南端预留大桥的接入口,先启建城东大道,留待以后财政宽裕再在南端续建大桥,说白了就是地方财政太紧张了。

徐沛担任徐城市委书记,需要平衡徐城六区四县之间的平衡关系,不能只顾着往渚南倾斜。

但不得不说,渚江大桥的堵,不仅是徐沛以及渚南方面心里的痛,如今已经严重到阻碍渚南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的程度,未来即便新京宁线的跨江通道建成,也不能彻底缓解过江交通压力。

只是,不调整徐城未来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原计划仅投资两亿的城东大道,就直接升格成八车道跨江、投资十数亿的建设方案,也亦很可难获得徐城中高层官员的支持。

徐城每年的市政基建投资就十多亿,有融信多缴十亿的土地款,但一年在市政建设的拨款顶天也就二十个亿。

徐城六区四县,每个地方都急需市政基建投资,不管用什么名义、渠道,市里凭什么将十几二十亿的宝贵资金都投到仅仅是定位于东绕城公路的城东大道上?

城东大道要是作为未来徐城市的中轴大道发展,地位跟建设优先权就完全不一样了;唯有将中轴大道建设起来,整个城市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发展的大框架才能清晰的勾勒出来。

这就又涉及到徐沛会不会支持熊文斌颠履性的修改徐城发展总规划。

谢芷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但也不得不承认熊文斌的新规划方案大胆之极。

徐城作为淮海第一大城市,城区人口有三百万,是东华城区人口的三倍,此时的建成区也才三百平方公里而已。

而照熊文斌的新规划方案,绕城高速会圈出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区域来,几乎是此时的四倍;而以城东大道为中轴线,城东大道以东的近一半区域,此时几乎就是空白;而渚江南岸区域,此时也发展不到十分之一的规模;此时的徐城主城区,只是龟缩于新规划方案的西北角。

不过,谢芷相信新规划方案,对徐沛是有诱惑力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