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维塔娜·格伦科娃,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向警方描述了扎科特诺娃失踪前的最后情景:她和一名身材高瘦、穿着黑色外套、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在一起。警方根据她的描述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而奇卡缇洛,那个与画像高度相似的家伙,自然成了警方的调查对象。他河边小屋门口的血迹更是让他成了重点嫌疑人。但奇卡缇洛却凭借一番狡辩,让警方相信他比画像中的嫌疑人年轻太多,而且平时从不戴眼镜,就这样,他巧妙地摆脱了警方的怀疑。当然,也有人猜测他可能是用了什么不正当的手段才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冒失”的初犯让奇卡缇洛老实了三年多。为了压抑自己的冲动,他甚至跑到罗斯托夫的一家工厂当起了采购员,打算过上一种“平静、安分守己”的生活。不过,这种“打算”仅仅维持了六个月就破灭了。
奇卡缇洛的第二个目标,是拉瑞萨·卡臣科,一个17岁的放荡女孩。她喜欢用身体换取美食和美酒,这样的女孩在奇卡缇洛眼里简直就是送上门的猎物。
1982年6月,奇卡缇洛在出差采购的途中又奸杀了一个13岁的少女琉芭·伯约克;仅仅过了半年,他又以同样的手法谋杀了15岁的劳拉·萨基珊。
1983年夏天,阳光炽热得让人有些受不了,而奇卡缇洛却仿佛找到了新的“乐子”,接连制造了三起谋杀案。
时间一晃而过,直到1990年,奇卡缇洛的罪行已经震惊了整个俄罗斯。至少53名年轻妇女和男童惨遭他的毒手,但这只是官方保守估计的数字。借助采购工作的便利,他在火车站、汽车站寻找目标,一路上作恶多端,作案区域横跨整个俄罗斯大地。
尽管奇卡缇洛有妻子和一双儿女,但他那不能进行的正常性生活却让他烦躁不已。在学校担任宿舍管理员期间,他就时常利用职务之便猥亵男学生。当校方和学生家长发现后,他遭到了一顿暴打,并因此丢了工作。不过,“万幸”的是,为了顾及学生和学校的颜面,他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奇卡缇洛并不是同性恋者,只是长期的性压抑让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他在杀害第一个目标后,从那扭曲的满足中找到了快感,于是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的“性福”之旅。
被捕后,奇卡缇洛一直试图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他辩解说自己的暴行是无法控制的,甚至声称自己有精神分裂的倾向,试图以此来逃避或减轻法律的制裁。他自称在生活中是一个“模范丈夫”,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才会变成一个冷酷的屠夫。他无奈地表示:“我发现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变成另一个自我,我无法控制,(这些谋杀)就像是被魔鬼控制了一样,尽管它违背我的本性,但我无法抗拒。”有趣的是,奇卡缇洛每次行凶后都会取出被害人的眼球,或许他认为这样可以抹去自己留下的痕迹,但也许他更害怕的是那些死不瞑目的眼神吧。
在苏联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一个名叫安德列·奇卡缇洛的男孩,最终走向了魔鬼的道路。而这背后,历史的大潮和国家的政策,虽然间接,却像巨大的旋涡,将他卷入其中。
奇卡缇洛出生的年代,正是斯大林集体化政策如火如荼的时期。那时,整个国家仿佛陷入了一片饥荒的阴影之中,连乌克兰这个被誉为“苏联粮仓”的地方,也逃不过这场灾难。哀鸿遍野,饥饿如同饿狼一般,吞噬了无数家庭。奇卡缇洛的哥哥斯特凡,就在1931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悄无声息地失踪了。他的父母悲痛欲绝,甚至猜测年幼的斯特凡可能成了邻居的口中餐——在那个特殊年代,这样的“意外”似乎并不罕见。而这样的猜测,从奇卡缇洛记事起,就像魔咒一样,在他的耳边不断回响。
然而,中年丧子的悲痛,虽然值得同情,但奇卡缇洛的父母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另一个儿子安德列,是否能真正理解这份沉痛。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开来,国家陷入了风雨飘摇的混乱之中。那年,奇卡缇洛只有五岁,却亲眼目睹了母亲被入侵的德国士兵轮奸。这一幕,如同噩梦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成年后,他发现自己竟然在性方面出现了障碍,很难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尽管他的妻子后来为他生育了两个孩子,但那份长期的性压抑,却像一头沉睡的野兽,在他心中不断咆哮。
而他的父亲,在德国入侵苏联期间被逮捕,关押在集中营里。那段黑暗的日子,仿佛是一场炼狱。但父亲凭借坚韧的意志,最终得以生还。然而,这段经历,对奇卡缇洛来说,却像是另一种诅咒。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也继承了父亲的这份坚韧,还是已经被那些黑暗的记忆所吞噬。
在那个荒谬的政治大舞台上,一旦被捕,牺牲是“民族英雄”,苟活则成了“革命的叛徒”。就这样,奇卡缇洛的父亲像是一场荒诞剧的配角,莫名其妙地被打上了红色苏维埃叛徒的标签。这个标签如同诅咒,让奇卡缇洛的家庭在苏联的街头巷尾遭受了无尽的唾弃和白眼。
曾经的奇卡缇洛,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梦想着进入理想的学府深造。然而,家庭的政治污点如同沉重的枷锁,让他无法追逐自己的梦想,最后只能屈就于一所学校的宿舍管理员,这也许是命运的玩笑,让他“下放劳动”,与工人阶级“亲密接触”。
苏联,那个在斯大林铁腕下冤案频发的国度,奇卡缇洛家庭的遭遇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正是这些不公平的待遇,让奇卡缇洛心中的反社会人格逐渐膨胀,最终在和平的年代里以一种疯狂的方式爆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联政府一直否认社会主义国家会有连环杀手的存在,他们坚信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但奇卡缇洛的案件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他们的脸上。美国后来拍摄的电影《CitizenX》更是将这个案件推向了国际舞台,让人们看到了苏联政法体系中官僚主义的丑恶嘴脸。
因为这个案件,苏联政府的否认态度被戏称为“Chikatilo综合症”,用来嘲笑他们对连环杀手现象的盲目否认。这种集体自我欺骗不仅阻碍了案件的侦破,还让整个社会对潜藏的恶魔一无所知,缺乏应有的警惕。
而奇卡缇洛之所以屡次逃脱侦查人员的怀疑,除了他狡猾的犯罪手法外,还有他那AB型的特殊血型。有时,他的B抗原体几乎消失无踪,让调查人员在比对血样时屡屡出错,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994年2月15日,安德烈·罗曼诺维奇·奇卡缇洛被执行死刑。在行刑前的那一刻,他空洞的双眼中流露出无尽的绝望和悔恨:“我是自然界的一个错误,一头疯狂的野兽……”但我想说,奇卡缇洛,你并不是自然界的错误,你和那些无辜的生命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三
在俄罗斯的街头巷尾,流传着一个关于“棋盘杀手”的神秘传说。这位杀手不是别人,正是亚历山大·皮丘希金,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连环杀手。
皮丘希金自称在2001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里,在莫斯科西南近郊的比茨维斯基公园内,他就像是个冷酷的收割者,收割了六十三条无辜的生命。但警方手里只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四十八人是他下的毒手。因此,他被俄罗斯的传媒戏称为“比特沙的疯子”或是“比茨维斯基的疯子”。更有趣的是,这位杀手还有个特别的嗜好——用国际象棋盘来记录他的“战绩”,于是他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棋盘杀手”。
皮丘希金于1974年出生,是个单身汉。他曾在莫斯科的一所职业训练学校里接受教育,但似乎那里的知识并没有教会他如何做人。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抛下他和母亲NatalyaPichushkina离家出走,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年幼的皮丘希金先是被送进了收容所,后来又被母亲接回家中,与母亲和祖父一起生活。他们一家就住在比茨维斯基公园北边的Zyuzino区KhersonskayaStreet二号公寓第三十八座。
皮丘希金的母亲曾经透露,儿子在四岁那年,头部不幸被秋千撞到,从那以后他的情绪就变得不太稳定。因此,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一家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心度过的,直到他二十岁。当祖父去世后,皮丘希金常常独自一人带着他的狗在比茨维斯基公园里散步。不幸的是,那只狗最终也离他而去。皮丘希金伤心欲绝,竟然在公园里为狗挖了一个墓穴,将它安葬在那里。而那个墓地周围,竟成了他日后杀人的场所。
这个连环杀手的故事,就像一部荒诞不经的黑色喜剧,让人在惊恐之余又不禁感到一丝荒谬和无奈。
在俄罗斯的某个角落,生活着一个名叫皮丘希金的木匠学徒。但当他被捕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比茨维斯基公园附近一家超级市场的搬运工人。他的雇主总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个工作勤奋的好员工。邻居们则觉得他是个沉默寡言但很有礼貌的人,就是朋友少了点,几乎没什么社交活动。
但你知道吗?皮丘希金有个秘密身份——他是个国际象棋高手,而且他还超级喜欢小动物。有一次,他心爱的猫咪去世,他竟然伤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不过,皮丘希金有个不太好的习惯——他喜欢喝酒。调查员们发现他的健康状况不太好,邻居们更是爆料说,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有时就直接醉倒在门前。
说起来,皮丘希金的杀人之路还得从1992年说起。那年,他刚满十八岁,第一个受害者是他的同学米哈伊尔·奥季丘克。皮丘希金想让奥季丘克加入他的杀人计划,但奥季丘克先答应后反悔。于是,皮丘希金在奥季丘克的公寓里勒死了他,还故意把尸体扔出窗外。结果你猜怎么着?警察居然没起诉他,还把这案子当成了自杀案!皮丘希金事后还美滋滋地说,这第一次杀人的感觉就像初恋一样难忘。不过,之后九年里他倒是没再杀过人。
直到2001年夏天,皮丘希金又开始了他的杀人之旅。那年他一口气杀了十一个人!他经常在住所附近的火车站用伏特加酒引诱受害者,这些受害者大多是五十到七十岁的酗酒者、吸毒者或穷困的男性。皮丘希金会骗他们说,只要跟他一起悼念他死去的狗,就有伏特加喝。然后他就会用伏特加灌醉受害者,要么扼死他们,要么把他们扔下引水道淹死。不过,有趣的是,那年有个十九岁的少女MarinaViricheva侥幸逃过了一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