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沧海瞧着眼前的南坡道,“自然!”
突然。
一道闪电炸响,就像天河缺了口子。霹雳声有如冲锋的号角一般,倾盆大雨不顾一切地泄在天元峰上。
柳沧海两眼放着精光,道了一声,“来了!”
狂风翻卷,银蛇电舞。
在暴风雨猛烈的攻势下,山坡下的树木似被狠狠砸下的响雷压弯了腰,但随即又直起了腰,又随即一声巨响,似乎将天雷反弹甩入深谷!大大小小的树都以站立的姿态去顶撞****、惊雷闪电,在顶撞中,在受伤受裂或倒塌中,却也让雷暴尝尝树的滋味!朦胧中一棵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忽而东倒,忽而西歪,忽而弯曲,忽而坚挺,忽而拖地,忽而刺天……
柳沧海手里的伞根本没法挡住暴雨,身上的衣湿了一大片却毫不在乎!
他全部的心神却沉浸在这片山坡上,心脏激烈地跳动着,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兴奋得叫起来:“这些树不就是一支支笔么,一支刚收紧又放开、刚腾挪又撇捺的笔!这支飞动的笔在****中忽收缩忽蓬乱忽扫忽拖,它们在狂!它们在颠!这就是张旭的笔啊!”
雷还在狂炸,风还在狂刮,雨还在狂下,树还在狂颠、还在书写!
烟雨朦胧中似笔头似人头、似踉跄似醉态的树木,像极了嗜酒如命、深醉时挥毫大吼,并将头浸入墨汁书写的张旭!
而那些落地的隆隆雷声,仿佛张旭在行笔时从空中掷下的!雷仍在狂炸,风仍在狂刮,雨仍在狂下,那棵遒劲而清健的树仍在狂颠、仍在书写!
柳沧海凝望满坡的树和劲挺有力的枝条,像惊蛇失道渌水徘徊,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无拘无束随手万变。于磅礴的气势中体现出奇险、健美的结体,露出一些笔痕、一些墨迹、一些线条,让人痴入张旭书法作品的世界。
雷声渐渐远去,暴雨渐渐收敛,狂风渐渐减弱。墨云成堆成堆地堆在天的远方,灰朦朦的天空在风的吹拂中亮了起来。整个大山从雷声风声雨声中走了出来,温暖的阳光重新探出来。
柳沧海陷入一种明悟的状态,树木与雷电暴风雨抗争的一幕幕都出现在脑海里,张旭草书的神在胸口想喷发出来。
柳沧海他悟了!
原来他之前一直都错了,难怪没法摸到张旭草书中的神!
他以前一直都觉得张旭的草书的神其实是‘癫狂’,可实际上草书的精髓不在于表面的张狂,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静’和‘空’!
欲使作品格调脱俗神韵不凡,只有心境空明才能呈现!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有一句,‘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一颗浮躁的、势利的心,能自由自在、纵横驰骋吗?情不能专,墨能畅吗?神不能凝,笔能狂吗?只有让笔墨酣畅淋漓、线条随意变幻,在情纵神驰中才能得之才能完成!
柳沧海从明悟的状态中回过神来!
系统技能栏中书法提升到了神乎其技!
暴雨一般都不会持久,之前小雨下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停歇的迹象,现在暴雨下了十几分钟,就马上停了!
柳沧海在南坡上站了接近两个小时,他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内,他没有写一半个字,也没做任何有关书法的内容,可却从另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领悟到张旭草书中神韵的真意。
这种神韵,若是没有这一场顿悟,便只能看着他慢慢积累经验,书法技能提升到大师境界才行,这可能需要他写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田承安试探性地问道,“柳大师,你说你刚才是在跟大自然学习书法,看样子是有你是深有领悟啊!”
柳沧海心境大为开阔,“略有所得!”
蒋良生仔细地打量着柳沧海,再回味柳沧海刚才的话,“一棵棵树就是一支支笔,在****中肆意挥写……”
彭振业则是感叹道,“我看了你之前的写几个字,已经得到了张旭的意,看来你这次是领悟到张旭的神了!你这是师法自然啊,和张旭看见公主与挑夫争相过路而顿悟草书笔法的意境,旁观公孙大娘舞剑大悟草书笔法的神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