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神雕侠侣成杨过 > 第145章 风陵渡口话武帝(第2页)

第145章 风陵渡口话武帝(第2页)

他们慢慢停下下马,故意落在后头,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不一会除了忽必烈,其他的王公将士,皆停了下来,开始等待杨过的到来。

杨过还没赶到,所有人就一齐下马,跪倒在地,跪地乞降道:“武国皇帝陛下,我们投降了,恳请饶命。”

杨过见他们乞降,立时派几个队员留下看管,并让人给他们准备淡水,避免他们渴死,却并未分配食物,毕竟饿几顿死不了。

杨过单人匹马向忽必烈追去,其他火枪队队员皆被杨过故意留下。

不一会,杨过就追上了忽必烈。

忽必烈嘴唇干裂,气喘吁吁,有气无力,见杨过催马加速赶来,还想提速逃离,可无论如何拍打战马,战马却始终加不起速来,后来更是驻蹄不前。

杨过拍马绕到忽必烈身前,平淡说道:“忽必烈,没想到会有今天吧?”

忽必烈道:“确实没想到,若早知有今日,当初必定会趁你羽翼未丰时,尽一切手段将你扼杀。”

“哈哈哈”

他苦笑一声:“可任谁能想到,一个年轻的武林人士竟能摇身一变成为一国之君?本汗除了祖父,从未佩服过其他人,今日你杨过算一个。”

能得忽必烈佩服,杨过还是与有荣焉,道:“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投降我武国,从今以后为我开疆拓土。第二,我给你一个痛快。两种选择,你自已选。”

“哈哈哈哈”

“本汗有自已的选择”,说完,忽必烈抽出腰间的金刀,催马和杨过分个高下,可马儿就是不动。

他翻身下马,向杨过身前冲去,虽心知自已不是杨过的对手,一代帝王有着自已的骄傲和尊严。

杨过翻身下马,单手捏住忽必烈的金刀,往身前一拉,夺过金刀,刀锋一转,将忽必烈头砍了下来。

望着提在手上的人头,杨过一阵唏嘘,一代天骄帝王最后竟死在自已手上。

提着人头,原路返回。

众蒙古王公大臣见到忽必烈人头,一个个激动不已,哭天抢地,甚至有些开始冲击看护他们的武国士兵,结果但都被无情镇压。

接着杨过下了一个命令,将战死的所有蒙古兵头颅砍下,并将其归拢在漠北,筑起一座京观,警示世界。

杨过也不打算趁势向外部发动侵略战争,起码他在位期间不会这样做。

至于他的子孙后代会不会对外侵略,他就没法管了。

蒙古对武国的侵略战争,以武国压倒性胜利而告终。

武国所筑十万蒙古兵的头颅京观,令武国举国振奋,国人皆知曾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不可一世蒙古人,已被武帝狠狠的踩在脚下,尊严全失。

杨过得胜后在军营进行了一场隆重的庆功宴后,班师回朝,他给王坚和王川每人分配了五门火炮及配备的炮手,令两人兴奋不已。

杨过令王坚和王川将此次战争中众将士的立功表现整理成奏报,待杨过回宫另行嘉奖。

杨过一行回到临安,所有临安大小官员及临安百姓皆出城欢迎,箪食壶浆迎王师凯旋。

之后各行各业又恢复往日时光,日新月异,不断发展。

杨过还有计划的引导人口迁移,鼓励百姓往黄河以北地区进行迁移。

武国不仅按人口分发土地给迁移人员,还给予农业和商业上的税收优惠。

他之所以要进行人口迁移,不仅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是为了以后的迁都打好基础。

临安太偏向南方,不利于对北方地区的控制,迁都势在必行。

在武国全境和平发展的同时,蒙古却又陷入了汗位争夺战。

忽必烈的两个兄弟阿里不哥和旭烈兀,谁也不服谁。

旭烈兀引镇守中亚之兵,回蒙古本部与阿里不哥交锋。两人实力相差不大,于是又进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这是杨过特别想看到的,只有他们不断自相消耗,武国才会越来越安全。

又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武国经济、科技、军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期五年的演武学堂毕业考试也顺利进行,数百名年轻的军队储备人才陆陆续续下到各个军队的各个军种中,承担起教导和管理士兵的职责。

杨过还恢复每年一次的科举选士制度,为国家选贤任能,培养地方政务人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