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明未之巨寇逆袭奇书网 > 第四百七十一章归心(第1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归心(第1页)

阎尔梅在复社之中,诗词歌赋不及吴伟业、陈子龙,学术文章也不及顾炎武和黄宗羲,但李元利看中的,是他那忠贞不屈的气节和屡败屡战的坚韧。

李元利知道阎尔梅的事迹,是顾炎武讲给他听的。

崇祯十七年,鞑子抢占燕京之后,阎尔梅便在其家乡组织了七千人的抗清队伍。虽然阎尔梅拜见南明小朝廷的巡按王燮面陈抗清大计,想一展报国之志,却始终不被昏官所采纳。直到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年)才受史可法之聘赴白洋河入幕。

阎尔梅在史可法帐下为幕,向他提出了三条建议:首先安抚兴平伯高杰旧部;再收复军事重镇徐州;最后西征北进,控制鲁、豫,与徐州形成鼎足之势。

如果史可法采纳了这三条建议,苟延残喘的大明帝国或许会获得一线生机,史可法镇守扬州的历史悲剧也就不会上演,可史可法最终选择的是退守扬州!

永历二年,阎尔梅与山东榆园军合作,削发为僧,自诩“蹈东和尚”,以河南少林寺为联络点,开始云游四方,积极组织反清复明斗争,虽屡屡失败,亦百折不挠。永历七年,阎尔梅在再次失败被捕后,准备以死报国,因而他在面见总督沈文奎时“瞪目直上视,不拜”,慷慨吟诵:“忠孝平常事,捐躯亦等闲”!

其余被捕的义军首领被鞑子残酷杀害,但对阎尔梅这个名动大江南北的名士,沈文奎却只是将他关押起来,希望能够劝降于他。

在此期间,他昔日的亲朋好友纷纷劝诱他出仕新朝。投靠清廷后任巡抚的赵福星和吏部尚书陈名夏都曾拉拢他入仕清廷,均被其断然回绝。

整整两年的牢狱生活,却没有改变阎尔梅的坚持,他反清复明的痴心仍然炽烈,永历九年的时候,他终于在义士的帮助下成功地逃离了关押他整整两年的济南监狱,潜回了老家沛县。

次年,清军抄没了阎家,其妻妾被逼双双自杀,阎尔梅携幼子逃往河南,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直到大兴军收复南京之后,他听闻昔日好友顾炎武也在汉王李元利帐下之时,他才赶到南京来,与李元利一席长谈之后,欣然和顾炎武一样,做了李元利的幕僚。

与他一同来投李元利的,还有当年同为“复社”巨子的方以智。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因家学渊源,博采众长,学识涵盖文、史、哲、地、医药、物理,可称广博。

而另一名来投的王夫之,也是一名抗清志士,这些年来同样四处奔走,欲图“反清复明”。

这三个人,都是意志非常坚定的人,按理说他们的理想是“复明”,不会轻易便投了李元利,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顾炎武和张煌言。

但归根结底,是李元利现在已经有了大义名分,朱明皇室基本断绝,永历帝朱由榔也形同废人,这几年来李元利将他好吃好喝地养在长沙,却还是没能诞下一男半女。

大兴军在收复南京之后,王太后便已经下诏,同意永历帝禅位于李元利,虽然李元利以鞑虏驱除未尽为由没有立即继位,但这事情已经天下皆知。

前两年还在幻想“复明”的前明遗民,现在都没了念想,有些人仍然不愿入仕,但也有些立志终生反清的仁人志士投到了李元利帐下,阎尔梅、方以智、王夫之他们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

对于这种有气节而且品行高尚的文人,李元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虽然顾炎武等人只是汉王府的幕僚,但李元利仍然给予他们三品文官的待遇,而且对他们十分尊重,人前人后都以“先生”称之。

这一点让方以智和王夫之这两个非常执拗的人都感到很满意,而且他们在和李元利多日接触之后,发现李元利并不是一个粗鲁武人,相反他在治国治军方面的理念令阎尔梅等人都感到叹服。

特别是李元利在数理方面的学识,更是让方以智惊为天人。

这一点都不奇怪,要知道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照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官至湖广巡抚,他从小随父亲宦游天下,与汤若望等传教士都是熟识,而且他的业师王宣也是一位有才之士,擅长以象数言物理,曾著就《物理学》一书,所以方以智对数理知识有一些了解也是正常。

不过在李元利面前,他也只能称为是“初涉数理”,因此三人之中,对李元利最为佩服的,却是方以智这学识最为渊博之人。

顾炎武去了山东,李元利便将张煌言、阎尔梅等人请来,共同商议这段时间各部奏上来的事情。

其实和诸将官议事一样,与其说是商议,还不如说是李元利将要做的事情分析给他们听,尽量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利弊。说白了,他就是想培养一些得用的人才,能够给自己分担一些压力。

别看这些文人名士写点文章或者诗词歌赋还不错,管理一州一府可能也拿得下来,但要从国家的层面来处理事情,他们还真没这个能力。

从来没有执政经验,哪儿可能一下子便懂得管理一个国家?历朝历代朝堂上的重臣,哪个不是在地方熬到发须皆白,才侥幸进入中枢?

就连李元利多出几百年的见识,而且还有后世很多成功的案例来作为参照,现在也觉得有力不从心之感,要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他已经有心将前明时的内阁恢复起来,但显然现在还不是时候。

看看几人已经在花厅坐下,李元利又命人上了茶来,这才对他们说道:“昨日军情司收到密信,言道东虏已经开始在京师、京畿附近各府县重新统计户口,东虏伪朝已有北迁迹象,我怕鞑子心太狠,将北直隶的人口尽都迁移到关外,到时咱们可就麻烦了!”

“不知诸位先生认为咱们是现在进军好呢,还是等汛期过后再行北伐?”

阎尔梅等人都知道大兴军没有乘胜北伐的原因,但如果给鞑子太多的时间,让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地将北直隶的人口钱财掳掠一空,这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