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只要官府那边肯在赋税上口子松一点,也是一桩好事。
就是,第二季的稻子从种下去到收获,也就三个月的时间。宋大郎父女俩在知县大人那里的青眼,应该能保持到那个时候吧?
“个个都把眼睛瞪大点,四肢放勤快点!别等回头俺发现谁地里没搞好,上门去骂!”
村长也不针对谁,就一视同仁地敲打所有人。
“新任知县大人是个好的,他问了俺很多关于地里的事情!他知道俺们不容易,这是他给俺们宋家台的机会!
谁要是把俺们宋家台的机会丢了,那就是整个宋家台的仇人!”
因为村正的话,宋家台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
有些人恨不得住在田里,把稻子当成他们的爹娘来伺候。
宋大郎家反倒没人在意了。
夫妻俩天不亮就起来忙活田里的事,日头烈了再回来家里赶竹偶人,傍晚又出去田里,忙得头尾不分。
宋大丫看得非常心疼。
她跟伍老娘也尽力来帮忙,但两人老的老小的小,能做的到底有限。
“爹,娘,田里的活儿就不能请人干吗?”吃夜饭的时候宋大丫问。
梅氏呆了一下,看向丈夫。
往常家里没有余钱,夫妻俩也从来没有想过请人来帮忙,都是自己咬咬牙扛过去。
如今宋大丫的一场病让夫妻俩明白了一个事儿:人好好的,家里才有奔头。
“过几天大家都要收谷子,还要赶着插秧,也不知道他们得不得空。”宋大郎想了想,道。
“俺们地不多,只要他们愿意,有几家还是分得出人来的。”梅氏点出几家的名字。
巧了,还是二狗子爹那几家。
“俺们开工钱,还管一顿有肉的饭,应该还是有人愿意干的。”
“那行,明儿我问问村正去。”宋大郎道。
村正也没嫌麻烦,让自家老幺跑了一趟宋大郎看中的几家,说了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