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金瓶梅与水浒传那本书早 > 第124章(第1页)

第124章(第1页)

>

道过谢,两人又说了一番奉承话,听得杜充满心舒畅:

不止西门大官人会说话处事,他手下的人也一样能干。

于是,心情舒畅的杜充,想到二人带来的厚礼,又主动为他们分忧解难起来:

“你们盐场的石炭来源,可谈好不曾?”

……

祝实念和常峙节闻言,纷纷一愣。

旋即明白过来。

大官人吩咐过,不要四处宣扬盐场的制盐法,不同于以往的‘煎盐法’。

刚才他们在和杜充交谈时,一直都是含混带过制盐法。

但他们也没想到,杜充真就闭目塞听、或者说玩忽职守至此啊!

大官人叮嘱不要四处宣扬,是讲不要炫耀招妒,以防传的远了,过早招来觊觎。

却是没奢望能瞒过附近的人,尽管围了水泥红砖高墙,能阻拦窥伺入侵。

但在盐场做工的苦力多达千数,一人能守口如瓶,千人还能吗?多问上十几个苦力,差不多也就明白盐场布局了。

但谁能想到,杜充他竟一无所知啊!

还以为是架锅起灶,煮海为盐呢。‘煎盐法’制盐,自然是需要石炭的。

之前是祝实念急中生智,现在是常峙节灵光一闪。

唉声叹气地:“盐场所需石炭,尚不知从何而来。”

常峙节又接着说:“只是我等小人,想要购买石炭也不知从何入手,只能等大官人到来后,全凭他去筹谋。”

盐场那么多人起居生活,怎么会不需要石炭呢?

反正他又没说过,石炭是用以煎盐的话。

杜充是真不通实务,他能大方划拨一万民户为盐户,在石炭方面也没能准确估算用量。

万顷大盐场,若是以‘煎盐法’制盐,得起多少锅灶啊!得烧多少石炭啊!

但就是他这种不通实务,批出的石炭反而恰如其分了。

不会多到除了用作煎盐外,再也说不脱其他借口。也不会少得无利可图。

杜充看常峙节这般烦恼,便开解道:“莫要丧气,你先将事情办妥,待西门大官人来时,难道不会夸奖于你?”

常峙节随即苦笑:“杜知府此言有理,只是我却无计可施……”

杜充跟着接话:“本官却有法子帮你。”

“本官可吩咐市易务,给你们盐场每月划拨八十万斤石炭份额,再在炭场交税上减免半数。”

常峙节:“杜知府真是帮小人大忙!如此我们盐场就能买着石炭了!”

……

常峙节和祝实念从府衙出来时,已超额完成任务。

后来杜知府甚至当场喊来管理户籍的文吏,吩咐就近将盐场周围民户,从内向外数够八千户为止,将户籍划为盐户。

然后便摆摆手让文吏出去变更户籍黄册,再召集保正村长或乡老,通知户籍变更。

而石炭购买份额一事,同样是当场写出条子,盖上官印,交给常峙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