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任伯安十分特殊,关于他背地里掌控了官员把柄的事情,自己还没登基之前,就已经有所耳闻。
在永隆皇帝想来不过是掌握了一些大臣们所做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根据贾琏所言,这些东西,他都没得见到,估计已经跟着任伯安一起烧成灰了。
皇帝心里面虽然有所怀疑,不过此时此刻也只能选择相信,而且还要想办法在即将引起的风浪波动中,让贾琏全身而退。
好不容易有一把能办实事的好刀。怎么能够让他因为砍了个该死之人的脑袋,就让宝刀卷了刃,回炉重造呢!
贾琏在江南的表现,皇帝都通过朱七的嘴,再结合自己得到的情报,做了个对比,前后没有多少出入,索性也就暂时相信了,通过朱七的描述,皇帝了解到了贾琏下江南的始末,甚至是贾琏的那两首诗,现在已经在整个江南传的沸沸扬扬,甚至连京城之中,一些闺阁之中的小姐们,都知道了他的这两首诗词。
前一首,描写男女爱情,未免有些小儿女姿态,皇帝不怎么放在眼中。
不过也抓住了这个小子好色的毛病,心里面对他更放心了一些,对一个风尘女子都能如此深情,何况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自己。
虽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他也没有因私废公!
皇帝自己也这样,只是他富有四海,他的一切行为都代表了国家意志,所谓的皇帝无私事,就是这样!
至于后一首,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让他每次读过之后,都感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简直契合自己现在变法新政,发奋图强的心态!
祖宗之法譬如李杜诗篇,用于当下这个环境之中,早就有些不合时宜的过时了。
自己想要变一变,弄出一个新气象。但是这群守残抱缺的大臣们,一个个就跟自己谈祖宗制度不可轻动,贸然变法,恐动摇朝廷根基。
永隆皇帝清楚的明白,他们口中的朝廷根基,绝对不是他们天天挂在嘴上的老百姓,而是他们背后站着的既得利益团体和那些兼并土地厉害的世家大族们!
但是,君为舟,民为水的道理,曾经到过民间微服巡访过的永隆皇帝,对此深有感触。
想要一个国家真正的稳定繁荣,最下面的那层百姓,占据了整个大周朝十之八九的普通百姓,还是一个王朝真正的根基!
不过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自己颁布下去的东西,还要通过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有各地的乡绅耆老才能落实下去!
山高皇帝远,有时候并不是说说而已,鞭长莫及的痛苦,也是古代皇权某种意义上跟民众隔离的重要因素!
在皇帝跟百姓之间,还夹杂着一个相当于中间商的各级官员,他们一旦黑了心,就会欺上瞒下,两边捞取,赚取差价,进入到他们自己的腰包!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土地问题上,消除中间商找差价的问题。百姓直接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先对头上的官员们负责!
如此一来,相当于中间商的地主官员阶级,没有了油水,而且还跟在这群人眼中,蝼蚁一样泥腿子百姓,没有区别的缴纳赋税,而且他们要缴的还很多!
如果真的这么干,不仅赚不到油水,还要从自己身上割肉,他们又怎么能够答应?
现在变法新政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正是矛盾突出出来,比较尖锐的时刻,贾琏这么一首看似不经意的论诗,只要善加利用,就能成为变法的一柄舆论利器!
只是如此一来,贾琏又要被自己推上风口浪尖了。不过嘛,制裁是正常模式,大臣给皇帝背锅,那不是应该的吗?像如今这种自己倒要给他善后擦辟股的,算个什么事?
关于任伯安这件事情,皇帝心中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想办法淡化处理然后拖延压制下去。
而且关于任伯安手里面掌握的那些百官罪证,也化为了乌有,反正贾琏包括林如海都坚称那些东西早就跟随任伯安一起葬生火海了。
并且根据自己派出的密探调查,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表明贾琏私藏这些大臣的罪证,以图不轨,所以他只能选择了相信。
主要是皇帝也没想到任伯安手里面的东西杀伤力大到惊人,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皇帝以为只不过是一把AK47,弹药有限,伤害也就那么回事。
以前不动他,主要是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让老八老九狗急跳墙,那时候自己才刚刚上位,都还有些自顾不暇,哪里能够把矛盾摆到明面上来?
可皇帝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东西对于大周朝堂来说,简直是一枚蘑菇弹,一旦投放出来,绝对是震天动地的,颠覆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