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趾塬东侧。
南北方向,也是一道深深的沟壑,名叫远望沟。
陡峭的崖壁使得车马根本无法从远望沟上到麟趾塬。
几人沿着东侧峭壁的边缘一直向南,走了大概四里地。
塬上出现一条横贯东西的小谷,能够连通麟趾塬两侧的远望沟和金沟。
看到小谷通向沟底的坡口营建了关寨,宇文衍也是暗点头。
看来历史上这条通道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通行了,只不过到了隋炀帝时才在此建造关城。
有了此道,东西往来的行人就可利用小谷沟通远望沟和金沟,从而绕过麟趾塬上的潼关。
“此道何时起可以通行的?”
“回陛下,此处名为坑兽槛谷,东有小官坡可下到远望沟,西有瓦窑坡连接金沟。”
“据当地乡老说,从他祖父辈起就已经有人由此去往两边的沟里狩猎捕兽了。”
宇文忻听小皇帝问话,当即答道。
看来百年前此道就已经能沟通麟趾塬东西两侧的沟谷了。
“陛下,此道崎岖难行,只能步行,骑马都艰难,更不能行车。”
“五十年前,高欢的部将窦泰领兵攻打潼关,太祖亲率一支奇兵出此小关,如神兵天降般经远望谷杀出。”
“窦泰被两面夹击,顿时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最后引颈自戮了!”
韦孝宽明白小皇帝担心的是什么,当即解释道。
小皇帝还真不知道宇文泰竟然利用此道打败过敌军。
他融合的记忆里没有这方面信息,毕竟太小了,七岁以前肯定也没人和他说这些。
“潼关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闪失。”
“郧国公,你说在此建一座关城,与潼关城连为一体,相互拱卫,如何?”
宇文衍深知,潼关一旦失守,关中必然保不住。
“陛下,能修坚固的关城那自然好啊。”
“太祖和高祖也曾想过,最终都没能建成,便用土木垒了当下这个小关,派兵驻守。”
宇文泰和宇文邕都是眼光高远,韬略过人,文治武功的雄主,必然也知道潼关的重要性。
只不过,此道不容大军通行,设下小关,驻些兵马防止敌人偷袭即可。
毕竟,这里离潼关城也就四五里。
西面还有十二连城,以及沟谷里的数道关卡,想要轻易绕过潼关进入关中平原也没那么容易。
小皇帝猜测,两位先贤指不定是抱着能省则省的想法。
太祖创下的基业可是在兵少粮缺的清苦环境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每粒粮食,每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使。
韦孝宽很清楚如今国库充盈,小皇帝是不差钱的主。
宇文衍有在此建关城的想法,他也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