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抗清名将 > 第267章 三太子没了(第2页)

第267章 三太子没了(第2页)

革命的恐怖手段对推翻满清统治的确起到了效果,不少试图镇压革命的清廷官员被革命党刺杀成功,导致不少害怕被刺杀的清廷官员要么主动辞官不干,要么就对革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亦或再也不敢与革命为敌,成为类似抗战时期的双面维持会长,如此,自然是为革命的最终成功奠定基础。

王五不觉得恐怖的手段有什么不对,也不认为这种手段和恐怖有直接联系。

应称之为定点打击。

又或革命的特务行动。

特务一词是中性,不是什么贬义词。

不管哪个阵营,什么信仰,都有特务及相关行动。

区别在于叫法不同。

既然革命党的特务行动加速了满清灭亡,事实也证明刺杀有效,王五自然想到将洪门改造为特务组织,于北方进行大规模的“破坏”。

不是他脑门一热异想天开,而是有必要这么做。

眼下长江以南三分之二地区都参加了浩浩荡荡的反清运动,但长江以北这会除了刚刚被平定的蔡禄兵变外其余地方仍处于一片死水状态。

也就是北方基本没有人响应吴三桂掀起的这场反清运动,对于南方如火如荼的反清起义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视为叛乱。

哪怕是忠贞营这支代表明室正统的抗清力量,在北方百姓眼中也是“西山贼”。

历史上康熙能够平定南方反清运动,靠的就是长江以北的“稳定”。

稳定的北方不仅给清廷提供了战略缓冲区,也给清廷提供了足够的钱粮赋税,更为清廷提供了大量用于镇压起义的人力。

那么想要尽快推翻满清政权,除了必须把吴军主力拽过长江外,于北方各省发动大规模起义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动摇清廷在北方的统治。

若同时对北方省份的满清官员施以针对性的暗杀措施,迫使大量走狗汉官不敢全心全意为清廷卖力,无疑会大大加速清廷的灭亡时间。

所以,搞一个光复会出来就很有必要!

“五祖”们武艺超强,用于刺杀行动显然再合适不过。

王五这边再抽调些军中好手加以培训,再想办法搞些炸弹出来,燕京那边满洲权贵们怕是就没好日子过了。

再向各地派出工作组行动队指导地方进行起义,清军就得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何愁满清不灭!

王五说做就做,让金冠三把人“扣”下,等他忙完汉阳这边的事回去就给“五祖”们做工作,将本应在两百多年后出现的光复会提前拉进这个时空。

引入刺杀这一革命恐怖手段,也是王五在做最坏的打算。

因为他担心吴三桂耳朵根子太软,会在形势大好时再次闹妖蛾子。

事实已经证明吴三桂有点“朝秦暮楚”。

昆明定策时老家伙搞了个两路进军方针,使得吴军主力一分为二;进入湖南后本应一路向前直捣武昌,快速渡江北上,结果老东西又临时决定分兵攻打江西和广东。

虽然不断的分兵和形势有一定关系,也不能说全错,但却表明吴三桂不是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就是定下目标后不能全力以赴,总在关键时候不断推翻这个目标。

所以哪怕王五千辛万苦拉拢老张为吴三桂奠定渡江基础,他这个老丈人也很有可能再次开始妄想症。

就是以为形势对他特别有利,就想以此要挟清廷释放吴应熊。

据说起兵以来,吴三桂便要求善待清廷官员,投降他的都重用,不投降的也给予礼遇。

对满洲也没有那么大的“报复心”,种种迹象表明吴三桂的反清跟资产阶级革命差不多。

相当不彻底。

因而不能排除吴三桂可能和清廷眉来眼去,哪怕不想着划江而治也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袁世凯。

袁世凯的遗毒,王五前世可是受够了。

这一世,无论如何也不想天天再吃苍蝇。

必要时候,他不排除替清廷下定决心。

就是弄死吴应熊。

这种特务手段,当然得由专业的人去做。

洪门,很合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