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美时代主角和谁在一起了 > 887唯见江心秋月白(第2页)

887唯见江心秋月白(第2页)

总不能民乐捧西洋吧,西洋跪服民乐也不行,大家一起接受时代变迁这个话题还能勉强接受。

所以整个表演中,各种经典曲目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

独奏、合奏、伴奏、齐奏,各种形式精彩纷呈。

再不懂音乐,也熟悉这些旋律啊。

原来那耳熟能详的旋律是这种乐器,那么丰沛复杂的声音,其实不过是两三个人搞定?

还有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团,却在那么一个人手下的点子设备里面完美重现!

明明看着这帅哥弹奏的是大号复杂的电子琴,怎么出来却是号角的嘹亮声音?

以前觉得高大上很遥远的交响乐,原来欣赏起来也得没那么玄乎。

从国家电视台的后台数据来看,整个充满了音乐欣赏的第三阶段,收视率没有收到任何影响,甚至连网络回复、下载量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不知不觉被音乐魅力吸引的原生审美力。

谁说老百姓没有审美能力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渴望更能力。

只是那些掌握了传播工具,拥有艺术天赋,拥有创造美能力的人,越来越倾向于把自己打造成救世主一样的高高在上。

搞些可以显得自己很高深的所谓艺术来拉开距离,让自己可以待价而沽。

他们早就忘了艺术的本质,就是要让大众感知。

也许不熟悉钢琴和风琴的区别,不知道小提琴跟中提琴的差异,更不懂什么指向性、回波率、临场感。

但每个人都能听,那些经典的曲目往往都是耳熟能详的存在。

从《茉莉花》到《梁祝》,从《dontcry》到《yesterday》,从《将军令》到《心系兰花》……

那么多越老越经典的曲目,有些还能配上低低的吟唱。

这个第三阶段后来也被誉为最让人吃惊的春晚时刻。

没有一句歌词,没有一句台词,纯粹用音乐传递美好。

很多人以为这种纯音乐形式会丢失观众,结果谁都没想到,这群年轻的编导和乐团居然敢用。

用上以后又这么惊艳。

流光溢彩的舞台,始终以淡淡的黄色为主。

仿佛是雏菊的夏天,又仿佛是杯中的清茶,更像每个人心目中都向往的明快。

这点在国家电视台和火眼网站的直播视频中最明显。

几乎充满了各种点赞,却没有复杂的弹幕跟话语,就是最简单的点赞,满篇满屏密密麻麻的点赞。

可能都在竭尽全力的想把注意力放到欣赏音乐。

不想在这个时刻错过感受。

然后在第三阶段要抽取两亿大奖的时候,才如同爆发式的各种弹幕:“膝盖!我的膝盖呀,跪了这么久怎么站起来!”

“音乐,我想重活去学音乐!”

“决定了,重新把小时候学过的钢琴捡起来,曾经以为我会憎恶一辈子的音乐,没想到真香!”

“东方和西方的融合,生逢盛世,才能欣赏到这样美妙的乐曲!”

最多的,就是把那首著名的《琵琶行》分拆成各种评论出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