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半岛旅游景点大全 > 第23章 新年工作(第1页)

第23章 新年工作(第1页)

过完元宵节,几个人该返回韩国了,那个国际研讨会还等着班行远呢。依依惜别,班行远带着祖孙仨返回韩国。

返回韩国第一时间指导洪秀恩完成了那个定制的社会调查报告。报告立意新颖,得出了一些非常非常意思的结果,发表后也引起了学术界的不小关注。纷纷感慨,莫非天才当真是无所不能,一个研究数学、历史考古的心血来潮在社会科学方面小试身手竟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这个报告也引起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不小兴趣,专门组织师生俩以及S。M公司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得亏为了防止露馅儿,班行远已经提前给权宝儿打好了预防针,报告完成后也第一时间通报了S。M公司,虽然有点措手不及,倒也没出什么纰漏。S。M公司意外地在学术界出圈了。座谈会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对那个调查愈发重视,频频组织专家与娱乐公司参加的交流座谈,据说正在据此制定相关的政策。班行远没有再参加这些活动,独立完成这项工作的洪秀恩作为特约专家全程参与各项活动,也算是在学术界脱颖而出,并得到了各家娱乐公司的追捧。

那个历史研讨会历时10天,气氛热烈。班行远做了好几场的专题报告,一时间名声大振。研讨会举办的非常成功,与会专家高度评价。首尔大学校长对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是非常满意,面子里子都得了嘛。专门和班行远谈话进行了表扬,还拨付了一笔不小的经费由班行远自行支配。

最近一段时间数学系、历史系几个原本进展缓慢的重要课题如同开窍一般忽然间顺畅了起来,尽管班行远整天一副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也没有参与到相关的课题组,但是班行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校长是心知肚明的。特别是班行远牵头的那个分布式计算平台项目,一下子解决了很多课题算力不足的困境,极大的推动了课题项目的进展。

为了吸引学生加入这个平台贡献算力,在班行远的提议下,两位教授设计了一个积分奖励系统。根据每位用户每次计算任务贡献的算力给与一定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物质或荣誉奖励,同时学校定期对历史总积分和最近一周积分排名靠前的用户进行公示。

这个排名可是戳中了大学生的软肋,为了能够得到公示的机会,学生们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甚至破解了网吧电脑的还原设置,让客户端常驻后台运行。很短时间内,整个体系的算力就超出了项目发起方北大、清华、首尔大三所大学适用分布式计算课题的算力需求,这还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每个任务至少由三个用户计算并互相检校。目前,项目正在对服务器软件进行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化升级,同时进行服务器扩容,所有工作完成后将面向更多的研究机构开放。

班行远在数学系的办公室已经不是原来冷清的样子了,变得非常热闹,每天都有好些人来串门,最开始是数学系、历史系,后来又加了一个物理系。班行远在北大数学系的一位直系师兄名叫刘振洲,后来转修物理,现在首尔大学做交流学者。理论物理对数学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遇到数学方面的难题常来请教,班行远也会认真的进行帮助。一来二去,物理系的老师们知道刘振洲和这位大神是直系前后辈的关系后,拜托帮忙结识,班行远也是有意帮衬,一来二去和物理系的那些老师教授也熟了起来,顺带着刘振洲也是地位高涨。

研讨会结束后,韩国各个大学历史系纷纷发函邀请讲座。这还不算完,都知道首尔大学数学系有这么一位大神,因为班行远深居简出,很少露面,偶尔有学校发函邀请,因为时机不太对,被班行远推迟了。这下好了,有历史方面做出头鸟,不少学校的数学系也郑重的发出邀请。之前临近春节,再加上那个历史研讨会,这些邀请都被班行远推迟到了开学后的3月。可以预见一段时间内,班行远将不是讲座就是在去讲座的路上,还好国家小有国家小的好处,加上各个大学基本都在汉城,说是全国巡回讲座,其实也就是汉城一日游。

2001年3月开学后,班行远的学生终于到齐了。数学系、历史文化系各3名。第一次见面时气氛有些尴尬,知道这位大佬年纪小,有些心理准备,但真正见面后还是觉得有些别扭。两位女学生还好,年纪差得不太多,两位男生可是比班行远要大不少。虽然礼仪方面做得很好,但心里总觉得怪怪的。班行远就开慰道:“不用拘礼,照着罗世秀、洪秀恩两个家伙来就可以了。”稍稍考校了几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掌握了他们擅长的方向,确定了研究方向,给每个学生列了一个书单,带学生的事情就定了下来。在这方面也不是很忙,罗世秀、洪秀恩经过这段时间的强化教导,水平突飞猛进,很多问题到了两个人那里就能解答。班行远更多的是考考进度,指导一下工作方向,介绍一些技巧。因为班行远一贯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生是学生、老师是老师,而且他的工作学生也插不上手。几个学生的时间都是用在自己的课题上,进步飞快。期间飞回京城,集中对那边的学生进行了专题指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班行远开始自己的学术研究了。一方面整理研究一些最近的考古发现,另一方面正在进行一个重要猜想的证明,尽管心力交瘁,但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天,刘振洲遇到了数学上的难题,班行远过去帮他解决了一下。也没有什么要急的事,两个人就闲聊起来。说起学术研究,刘振洲说:“真羡慕你们搞数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奔着目标去就可以,灵感来了就能出成果。哪像搞物理的,面对的都是未知都不知道自己的研究会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很多时候都是盲人摸象。”

班行远劝慰道:“物理也一样啊,很多时候也需要灵感和巧合,积累够了早晚会出成果的。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不就是这样啊。”

一边说着,班行远随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沓表格。是关于I型超新星的,主要是光度、距离、红移等数据,班行远也是闲着,心里默算了几个,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眉头不禁挑了一下。然后跟刘振洲要了到目前为止全部的I型超新星数据,刘振洲以为他只是玩心大起,也不以为意,整理好随手发给了他。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班行远赶在下班前写了一个软件,把那些数据扔进去,计算量挺大的,估计得一晚上才能跑出结果。有超强的数学,班行远的编程水平也是超群。当时在断代工程项目组时,市面上的数据查询管理系统和文档版本管理方面因为缺少针对性,跟这项工作配合的不是很好,不很好用。班行远用空余时间根据实际需求,自己写了资料管理查询软件和版本控制软件,非常好用,极大的提高了项目工作效率。后来,将两个软件开源发布在社区。数据查询管理软件还好,算是量身定做,应用范围太小。那个版本控制软件就不一样了,一位程序员稍作修改,用做软件开发的版本控制,实在是太好用了,迅速风靡整个开源世界,竟成了行业标准。

第二天上班,所有数据都跑完了,拿着结果仔细分析,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总的来说,计算结果显示I型超新星的退行速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这原本是没有问题的,按照公认宇宙匀速膨胀的理论,天体与地球间的距离与天体的退行速度成正比,距离远的天体退行速度自然也更大。但是数据拟合显示,天体的实际退行速度要比宇宙匀速膨胀理论计算出的预期速度小。而这一结果表明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事实,那就是宇宙不是匀速膨胀而是加速膨胀的,距离越远,膨胀速度越快。

班行远重新检查了程序和录入的数据,都没有错误,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尽管有些难以置信,也不得不接受了宇宙加速膨胀这一事实。

写论文吧。论文首先叙述了数据计算处理,指出了宇宙加速膨胀的事实。随后在现有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出加速膨胀的加速度,并推导出宇宙的实际范围以及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因为距离远到一定程度,宇宙空间膨胀的速超过了光速,这里的天体发出的电磁信号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观测到。为了进一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的成因,班行远在论文中引入暗能量的概念,作为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因素,然后初步分析了整个宇宙可见物质、暗物质以及暗能量的组成。

论文寄给了《科学》杂志。整篇论文除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观点具有颠覆性外,在内容上并不艰深,也很容易验证。编辑收到稿件后,对内容进行验证后,立即决定刊发。甚至没有等得及杂志的印刷就先通过网络发表了。

石破天惊,震动了整个天文物理界。班行远的名字前又加上了物理学家的前缀。

喜欢半岛远行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半岛远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