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基地内,朱雄英静静的坐着。
他在等,等着这件事的发展。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趁着这两天,又将《金瓶风月》第三章和第四章写了出来。
不管怎么说,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各地都会出现报纸。
有了《金瓶风月》的存在,百姓们就算是拿着报纸来擦屁股,那也得看完了才会这么做。
所以朱雄英才会把《金瓶风月》放在《大明报》上。
朱雄英足足写了两个时辰,才将金瓶风月的三千字写完。
如果不是前世对《金瓶风月》有过深入研究的朱雄英,恐怕也写不出这样的东西。
写完了金瓶风月的手稿,朱雄英心中一动,有了主意。
随后他拿起一张纸,写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报道。
关于一条鞭法,以及皇长孙出钱买粮食的事情,已经在报纸上公布了,所以第二天的新闻报道,朱雄英准备帮帮老朱。
老朱的名气,还不如朱雄英呢。
百姓们只关心今年能不能丰收,而不会关心谁是当今皇帝。
对他们来说,老朱统治的世界,和元朝统治下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区别。
朱雄英要做的,便是改变天下人对他的看法。
须知民与国同气连枝。
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对百姓还是很关心的。
朱雄英当即提笔,将“奉天殿”中发生的事情,一一描述了出来。
“一条鞭之法,并非只有皇长孙殿下一人所创。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今皇帝朱元璋。”
“两个月前,一个深夜,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灯火都已经熄灭。”
“奉天殿中,一个人影正在批阅奏章……”
在朱雄英的笔下,将朱元璋描绘成了一个勤政的明君。
每一句话,都是为了百姓着想。
这一条鞭法,大明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吗?
这一条鞭法,会不会给了贪官污吏可乘之机?
这一条鞭法,粮价会不会要跌了?
经过一番商议,朱元璋定下了鞭法。
虽然只有几百个字。
不过这篇文章,却是将朱元璋的忧国爱民之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朱雄英相信,这会让朱元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大有改观。
毕竟,空印案也好,郭桓案也好,又或者是杀那些淮西的将领。
这一切都是朱雄英的功劳,老朱却是半点好处都没有。
也是时候给老朱一些补偿了。
就在他写好之后不久,谢缙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学生解缙,拜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