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免费阅读 > 第11节(第2页)

第11节(第2页)

当官的希望安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商人?

今天在京师,明天到了北直隶,后天说不定就跑到海上去了,我还管不管了?

都给我待在土地上,拴住,这样才好管理,不是吗?

再说了,商人都把钱赚走了,形成了一大批富豪,那天下的钱财不就少了,老百姓还怎么活?

这或许是当下时代官员的心声。

可是历史证明,腐旧的制度,是约束不了经济规律这头雄狮的。

大明商人有的是方法,比如说挂靠籍,先买一块地,说清楚,自己是农民,俺是种地的,但至于我为什么经商了,难道开辟点副业都不允许了吗?

实在不行,勾结一些军户,挂个军籍,找个子侄代替自己从军,老子是军爷,做点买卖你管得着吗?

这种披着一层皮的商人集体,成为了明代经济的重要推手之一。

他们身上的枷锁,还很重,很重。

朱允炆清楚,商人必须得到合法化,这是释放市场能量的关键。

至于商业这头猛牛怎么走,那就需要看自己怎么牵了。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朱棣要入京了。

大明安全局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朱允炆接受过马列主义,知道“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怎么写的。

贸然将后世的经验与思维,完全搬用到大明王朝,那也只能落个水土不服,草草收场。

商业的事暂且放下,朝堂的建设才是当下最紧要的。

看似平稳的朝堂,一直都是暗潮涌动,而这一股暗潮,很大部分来自于勋贵集团。

这些勋贵集团,又往往是勋贵二代。

没办法,第一代基本上被

朱元璋杀绝了,能活下来的,实在不多。

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但在三年前已经病死了。

长兴侯耿炳文还活着,但他今年已经六十四了,而且还是一个擅长防守的将领,忠诚上虽然没多大问题,但毕竟老了,经不起刀兵之战,也震慑不住那些年轻的崽子们。

几天来,朱允炆一直研究五军都督府的改革问题,统军机构若不变革,强军梦,便很难实现。

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困境,太折损军队战斗力。

朱允炆的目光紧盯着架构图中的左军都督府事位置,那里有一个名字:

李景隆。

朱允炆痛恨李景隆,只是因为在历史上,李景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加叛徒。

靖难时期,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九门,眼看着都督瞿能就要攻破张掖门,李景隆担心瞿能抢功,下令撤兵,结果导致作战失利。

后在白沟河之战中,李景隆大败,丢下所有人,一个人骑马逃回了南京。

这且不说,在朱棣打到南京城外的时候,李景隆还充当了无耻的叛徒,与谷王朱橞一起,打开了南京金川门,让朱棣轻松拿下南京!

对于这段历史,朱允炆是十分清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